close

漂泊的心 恢復了平靜,

著手整理荒廢已久的網誌,

回顧過去一張張的相片,

一段段回憶,

彷彿化為一齣電影,

引領著劇情繼續發展,

走過千山萬水,

看盡大地風華,

人生一遭,

何必侷限,

走出內心的渴望,

才是生命的泉源。

 

最近開始整理起2個月前的照片,草嶺古道的記憶令人十足深刻,艷陽高照的酷曬,彷彿宣告夏天的酷熱來自於六月的蔓延。即使出發之前早已知悉嬌陽的狂傲,但還是抵擋不住心中那期盼已久的渴望,好久沒有踏上這條古道,對它突然有股思念,即使還不到秋芒飄逸的季節;趁著清晨溫度尚未飆高,背起行囊在金黃的祝福下出發,這一次我選擇由貢寮車站走到草嶺埡口,接著轉往灣坑頭山(桃源谷方向),再由石觀音寺下來搭火車,時間預估7小時。

金黃下的祝福—由貢寮出發

上午8點半列車抵達貢寮,下車旅客寥寥可數,早在福隆新草嶺古道開闢之前,每逢假日這裡可是遊客不斷。今日大概氣候炎熱,或賞芒時節未到,走的遊客三三兩兩,與記憶中熱鬧的場景差異頗大。由車站大門右轉沿著公路健行,老街雖已看不出當年的繁華,倒也嗅出幾分純樸小村該有的恬靜,在與世無爭的空間裡,時間彷彿也鬆懈了。這段路走不到10分鐘,遇右方岔路穿越鐵道下方,這裡有我走過的痕跡,想當年一群年少氣盛相邀同遊的小夥子們,到現在還有多少保持聯繫?模糊的身影串聯著古道,掀起腦海中激盪已久的漣漪,這也是為何在大太陽底下,我仍選擇舊地重遊。經過雕龍畫鳳,頗為富麗堂皇的德心宮,暗暗讚嘆於民間宗廟藝術的精湛,聽說蓋一座廟要用最虔誠的心,才能建造出撼動人心的精髓,可惜這門慢工出細活的民間傳統技藝在老師傅們逐漸凋零的今天,面臨對岸大量複製又價格便宜的建材,恐怕將導致文化失傳,失去精髓的廟宇,會不會只剩下黯淡的軀殼…?

雕工精緻的德心宮

接上由福隆延伸過來的新草嶺古道,

不久抵達「遠望坑親水公園」,公園內設置有涼亭、棧道、草皮、池塘及解說牌,後方一片梯田似乎規劃為人工溼地,若時間允許倒可以多了解溼地生態。經過「跌死馬橋」後仍是柏油路,直到大榕樹以後古道才轉為遠望坑溪旁的石階,這條路徑以傳統工法砌成,平整且頗富古意,不過較潮濕的地方仍有青苔佔據,行進間不宜太快。途經一處山谷視野開闊,梯田層層相疊,牛隻低頭漫步,有如進入世外桃源,雖然很多地方看似荒廢,但其規模型態仍窺得一二。

遠方山谷視野開闊,梯田層層相疊

續行經過「雄鎮蠻煙摩碣」(注一)與「虎字碑」(注二)後,抵達草嶺埡口,「埡口」乃兩山稜線接連凹處,通常也是朔風野大之地,今日陽光普照,氣候穩定,只有來自太平洋的風輕輕吹拂,稍解酷暑氣焰。由草嶺埡口可遠眺浩瀚藍海,海岸聚落及地形,運氣好的話,孤陷於宜蘭外海的龜山島也清晰可見。從這裡接上往桃源谷的步道,前往今天另一個目的地–灣坑頭山。

雄鎮蠻煙摩碣

虎字碑」及埡口上的涼亭

由埡口俯瞰海岸

前往灣坑頭山兩旁盡是草原,天開地廣視野遼闊,沿著稜線爬升視覺享受越是豐富,一邊是浩瀚無的海洋,另一邊是緩緩起疊的山巒,可惜烈日當頭無福消受,眼前一個接著一個的涼亭才是最佳消暑良方。在這裡遇到3名北科大的學生,一問之下英雄所見略同,於是相約而行,藉彼此交談化解酷曬下的苦悶,在停停走走之間不知不覺便抵達灣坑頭山(標高616M,二等三角點),誰知苦難還未結束。

艷陽高照的好天氣,草原更是翠綠

有點像猩猩臉的灣坑頭山

灣坑頭山步道景緻

灣坑頭山視野極佳,但烈日下的曝曬已足以讓皮膚微微刺痛,若不是有防曬乳的防護,恐怕傷害將會更深。在不宜久留的情況下暫別山頂上的基石,迅速往山下移動,途中仍不時回望山上那張猩猩的臉,好似若有所思般的望著大海,太平洋的風,輕輕拂過。大步向前,眼前的路徑在遼闊草原上清晰蔓延,如萬里長城般隨著地形悠然起伏,伴隨時間流逝,路途似乎越走越遠,腳下的步伐也逐漸沉重,此時,突如其來的牛群頓時吸引眾人目光,原以為艷陽下的牛群應該都會在草叢裡躲太陽,沒料到牠們卻大剌剌的出現在草皮上用餐,幾隻白鷺鷥也跑來湊熱鬧,牛與白鷺鷥的相逢,感覺是那麼和諧,也許就是天生一對吧?

如萬里長城般隨著地形悠然起伏的步道

牛群低頭 白鷺相隨 也許就是天生一對吧?

在烈陽酷曬下,學生們攜帶的水源明顯不足,自己又拿出一些救濟,背包內可用的水源即將乾涸,終於抵達石觀音線的岔路口,旁有一座大型涼亭,很慶幸有這座涼亭可以救命,不然真的會曬成人乾。涼亭旁有座停車場,車輛可直達這裡,有些遊客就是這樣帶著鍋碗瓢盆來這裡吃吃喝喝,順便看山看海好不愜意。由涼亭續走稜線前行可進入桃源谷,不過考慮到天候及飲水,我說服大家由這裡下切到海濱公路,至少中途石觀音寺可以補充水源。下山之路多林蔭少曝曬,抵達石觀音寺有清涼水源可梳洗滿臉的燥熱與疲憊,當然還有補充我們空虛見底的水壺,只見每人毫無忌憚的牛飲,臉上浮現出荒漠遇甘泉般所洋溢的幸福表情,這樣的要求不高,但很真實。

涼亭旁的停車場

石觀音寺下山大約還要40~50分鐘路程,因為聽說下午三點半左右公路上有客運可以載我們到大里車站,所以又趕緊啟程。下山路徑大致良好,沿途不乏提供遊客休息的座椅,清澈小溪突然由山壁縫隙間奔流而來,帶來清涼的感覺,河蟹也在高低起伏的溪床上玩耍,絲毫感受不到上頭的酷熱,懂得享受消暑的可不只是人們啊。抵達海濱公路時間稍晚,本以為客運離開了,前往站牌對面店家買飲料時竟意外讓班車駛離我們視線,只能摸摸鼻子多走2.4K公路到達大里火車站,算起來今天大約走了17公里,時間花費8小時,以中等步伐行走還算OK,只是嬌陽太縱讓人有些吃不消,希望下次想挑戰這條路線的朋友們等秋涼後再過來比較妥當。

動作敏捷的淡水蟹

後記:火車行駛到福隆,月台上萬人空巷的人群瞬間將列車擠到爆,原來今天不怕曬的朋友不只是我們啊,此時要求不高,慶幸我們還有座位

 

(注一)雄鎮蠻煙摩碣:位於草嶺古道途中,相傳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時,途經此地遇到大霧彌漫導致過路的旅人方向無法辨識,所以就在此地石碑上寫下「雄鎮蠻煙」四大字,藉以鎮壓山魔。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注二)虎字碑:相傳清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時,途經此地被狂風所阻,劉明燈即取自易經『風從虎、雲從龍、聖人作而萬物睹』的意思,當下以五節芒花為筆寫下『虎』,並命屬下刻於巨石上,藉以鎮風。同樣已列為三級古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