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猶記得前年10月登溪洲山時,在山上遇到一位大哥向我們推薦「打鐵寮古道」,可惜之後一直無緣探訪,今日農曆初三趁著陽光露臉,趕緊安排此一行程,藉以舒緩身心活絡筋骨,也多認識一下慈湖的地理環境。

登山難易指數: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開著小花的紫花酢醬草

今日選擇這裡無非是想避開假日人群,不過突然放晴的好天氣卻是路況接連不斷,包括高速公路大塞車。好不容易從北縣中和開了一個半小時車來到桃園大溪,再由台7線3.4k三層派出所前路口岔路左轉三層社區(註一),將車停妥後步行出發,沒多久抵達「太平橋建橋紀念碑。此碑與橋同建於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石碑上字跡有些模糊,正面記載建橋典故,背面為當年捐贈者名冊,算是古道上相當重要的歷史文物。根據史料,打鐵寮古道早年是鄉民往來大溪與巴陵復興之間的聯絡道路,昔日古道入口曾有人開設打鐵鋪,提供開採樟腦腦丁所需及鄉勇防禦用之兵器,隨著歲月洪流演變成今日古道名稱。

太平橋建橋紀念碑

紀念碑過後即是太平橋,此橋狀況良好,實在看不出已有83年歷史歲月。橋下溪水寂靜而過,兩旁用生態工法營造出綠意盎然的景色,加上今日艷陽讓溪水看來更為清澈,好一幅自然風景映入眼簾。

太平橋

離開太平橋不遠轉個彎突然出現另一座橋–濟安橋,此橋小巧簡樸,造型像中國庭園裡的弧形拱橋,年代與太平橋同樣久遠。越過濟安橋不久水泥步道便消失無蹤,取而代之是傳統石鋪路面,蒼翠山林早已悄悄掩蓋四周,以懷古探幽的心境來說古道從這才算開始。

濟安橋

隨著先人踏過的足跡走過一段山路來到柑仔店遺址,遺址最明顯之處在於即使已是荒煙漫草,前面那兩根石柱仍屹立著,也許二十年後石柱終將倒塌,一切歸於塵土,而我慶幸有機會能見證這古道最後殘存的點滴。

柑仔店遺址

離開柑仔店古道轉為石階繞著山腰而行,很多人看到這種石頭路會心生怨恨,因為踩著生硬的石頭實在不好受。不過此時陽光露臉穿過樹梢,給了森林一份清新的活力。森林下的綠葉與石階上的青苔融為一體,彷彿森林包容了古道,古道襯托了森林,森林的和諧常令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味。

陽光露臉給了森林一份清新的活力

爬上鞍部會有一座廢棄營房,恰巧位於三岔路口。早年慈湖屬軍事管制區,附近各重要交會點或制高點會設置崗哨,這也為古道留下不少歷史痕跡。營房前有路徑通往草嶺山,可下慈湖停車場,至於古道則改由營房旁木棧道穿過,往營房後方而去。途中經過「過龍脈」,過龍脈意指山徑盤躆於山腰,如巨龍般翔翔如生低飛於山林,此路段高低起伏不大,山徑自然原始頗富野趣。

廢棄營房,古道由營房旁木棧道穿過

沿古道繼續前行,發現路旁一處柵欄,柵欄後方應是通往後慈湖的小徑,不過此區域尚未開放,所以柵欄仍然深鎖。接著遇到白石山與東興橋的岔路,樹幹上有指標指往東興橋,越過淺溪後發現路旁有許多蛇根草開花,雪白的小花在陰暗的環境裡更為突出,讓人很難不去注意它。蛇根草據說能治蛇毒,不過它只生長於潮濕陰暗的環境卻同樣也是蛇所喜愛的,這令人想到在濕氣頗重的金門、馬祖地區不是也出產「一條根」這種專門舒筋活血,治療風濕的草藥嗎?自然的一切實在耐人尋味。

蛇根草

「東興橋」是古道上最有名氣的橋,其實看到第一眼就覺得特別有韻味。這座古樸的糯米橋,雙拱橋墩橫跨於涓涓溪流,青苔與植物早已依附於橋面兩旁,而橋上那不平整的石頭甚至有樹根交錯,在幽幽深谷中散發出獨特的美感,同時又融合於自然之中,這樣的粹練唯有古橋的沉穩才能展現,久久不能遺忘

東興橋

東興橋繼續前進,遇岔路左往白石山,右邊卻不知通往何處?恰巧有山友經過,經詢問後答案依然模糊,因天色尚早,與同伴研究後決定一探究竟。隨著路面漸漸變為產業道路,最後接上柏油路,驚見路口寫著「往百吉林蔭步道」,原來這條是百吉林蔭步道南口延伸過來的道路,印象中可以通到白石湖,既然白石湖沒來過而且資料上說有路徑通往白石山,於是順著道路直抵白石湖一探究竟。

白石湖

白石湖輕波掠影,緊鄰蒼翠山稜,四周環境清幽僅幾戶人家,如遺世般獨立。在湖畔尋得登山口,前面有空地可停四輛轎車,循著山徑蜿蜒而上,有幾株紅葉植物殘影相隨,如楓香、山漆。隨著高度逐漸上升,視野也跟著好轉,俯瞰龍潭大溪盡在眼底,不過天氣似乎有些轉變,雲霧聚集蒙蔽於天空,天色也逐漸暗沉,好在稜線上光線還算足夠。這條稜線像小號的石碇皇帝殿,不過行走相對安全,石壁上不時有鑿石開路的痕跡,較陡峭的地方也有繩索確保,走起來並無困難。在稜線上巧遇一位大哥,閒聊後得知山徑上的鑿痕都是由這位大哥用雙手鑿出來的,不由得令人佩服。原來林大哥精於民間醫療,舉凡筋骨酸痛、扭傷接骨皆能醫治,因本身喜愛爬山也珍惜這片山林,為了怕山友因爬山不慎受傷,所以發願認養這座山,將較困難危險的路段架起繩索提高安全,並在石頭上硬是鑿出凹痕以方便行走,同時也義務當起巡山員。大哥指著山壁上一塊漆黑,敘述前幾天有位山友亂丟煙蒂,結果引燃山壁上的芒草燒起火來,還好林大哥不畏山壁陡峭,立即出手撲滅火勢,才讓這場火沒有造成進一步災害,真的要感謝林大哥,否則今日也無法看見這美麗青翠的山巒。

山徑上的鑿石

稜線上俯瞰龍潭大溪

與大哥道別仍不忘提醒我們去看他一手搭建的「透天別墅」,順便亨唱他所寫的「爬山歌」及「白石詩」,所謂山上的透天別墅是上無屋頂下有椅子的一塊空間,體貼遊客在此賞景休息。「爬山歌」及「白石詩」寫於竹筒上懸掛於透天別墅,其中爬山歌是以望春風調譜成歌詞,歌詞如下:

爬山的人身健康  心情真輕鬆

囝仔少年老阿伯  逮(大)家來做伙

有緣千里來相逢  請您進來坐

透天別墅是咱的  一日 無事 樂逍遙

歌詞簡單如大哥心境般的單純,就像他期待所有來此的山友都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來到這裡求得健康,心情也放輕鬆。

至於白石詩內容更是一絕,因為有些字不太好猜,所以我大略寫下:

白石岩裡步履盈

樟樹滿山飛鳥健

安詳靜謐此屬佳

養性怡心享晚年

至於裡頭的心境就由每個人自行體會了。

傳說中的透天別墅

爬山歌

順著窄稜前進,上頭的視野真的不錯,幾乎是360度毫無遮蔽,最後來到一塊大石壁,上面用白漆寫著「白石山」三個大字,心想如果由對面山稜看過來應該可以清楚看到這三個字。大石壁看似光滑難以攀登,不過有賴繩索輔助,加上鳶嘴山爬山時所學到的技巧,所以上下不成問題,在山頂拍張照片留念。

白石山

下山時遇到一座奇特的大石椅,俗稱大一號的龍椅(皇帝椅),不禁令人想到2年前爬平溪三尖之石筍尖上也有一座小龍椅,大小龍椅都讓我遇上了也算是幸運。在石椅旁有岔路轉往白石山腳,山徑沿著山壁緩緩而下,這裡是另一處精華所在,高聳的白色石壁,如一面巨大城牆,連綿好幾百公尺,人在石壁下彷彿十分渺小,而石壁上方就是我們剛才走過的窄稜,落差約4~5層樓高,實在嘆為觀止。石壁下大概因為比較潮濕,所以有許多植物生長,如蛇根草、曲莖馬蘭、大頭艾納香…,同時這片石牆上還發現珊瑚礁的痕跡,不禁讓人好奇是否為百萬年前造山運動時所遺留的證據?無論如何這片石壁真的很壯觀。

大龍椅

白石山腳高聳的石壁如巨大城牆

回程遇岔路見指標往廢棄營房前行,途中經過一座長木橋,與古道交會於往東興橋過溪前之路口。在附近突然發現一座石碑,此石碑為「白玉東興南賑」石碑,心想早上經過此地竟未發現此碑,可能是石碑所立之處地勢較高,且表面斑駁不易發現,突然對此發現感到有些驚喜。回到三層社區取車已是傍晚天色漸暗,在三層派出所前補拍打鐵寮步道指標,因為稍不注意很可能會錯過此路口,大溪地區古道眾多,而且多有路徑相連,希望下次有機會走完全程。

差點被遺忘的「白玉東興南賑」紀念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