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格山又名石尖山,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台北縣石碇鄉、深坑鄉三區交界處。山頂有兩座尖峰,一在石碇鄉內;一在木柵境內,為二格山系之最高峰 ,海拔六百七十八公尺,山頂設有三等三角點一座,視野展望良好,有時可見翡翠水庫。二格山系是台北盆地東南方著名的稜線,其中包括山友們所熟知的筆架連峰。除此之外,此稜線地理位置十分顯要,東北過烏塗溪,可接皇帝殿稜線。向南一側為北勢溪,為翡翠水庫集水區。向西延伸稜線下四面頭山,續接新店方向的銀河洞。北坡經草湳,可通到台北市木柵貓空地區。登山難易指數★☆☆☆☆。
難得放假日,卻是碰到一臉陰沉沉的壞天氣,原本要去平溪探路的行程取消了,看著灰矇矇的天空,心情也跟著憂鬱了起來。還是決定背起了行囊,找個地方放逐自己吧!抱著訪友的心情,來到好久不見的二格山。開車由指南路三段往貓空的方向,天空開始下起了雨來,點點雨珠在玻璃車窗上跳躍著,讓原本寂寞的雨刷終於耐不住性子,伴著輕快的節奏,興奮的揮舞著。遠方山頭在霧雨中更顯朦朧,有如羞澀般的少女,在山嵐間隙間遮遮掩掩,似乎勾引我去一窺究竟…。途中接上草湳產業道路,抵達大榕樹下將車停妥,原本還可以再開上去一段路,不過看來今天行駛這裡的車輛不多,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倒想多花點時間漫步在雨中,享受一個人的獨白。
在產業道路上緩緩前進,除了絲絲細雨聲之外,還伴隨著樹叢中不知名鳥兒起起落落的叫聲,也許是今天打擾的人少,歌唱的聲音特別嘹喨,明顯感受到鳥兒們愉快的心情。途中遇到一棵開滿粉紅桃花的桃樹,不管遠看近看都很漂亮,眼前這花雨繽紛的美景不禁讓人佇足許久。接著沿著道路蜿蜒而上,不知走了多久,經過猴山岳登山口來到一間廟,此廟門前寫著「天南宮」,主要奉祀三太子,廟前有很大的廣場,若不是今天下雨,這裡的展望應該不差。由這裡開始的公路稱為「阿柔洋產業道路」,續行可至深坑老街,為何稱為「阿柔洋」?我想是因為天南宮後方所依靠的山頭,剛好就是阿柔洋山(標高約535M)的關係吧。在天南宮我還發現了兩條古道,一條位於廟的正對面,為南邦寮古道入口,可接回阿柔洋產業道路出深坑。另外距離南邦寮古道入口不到100公尺的地方,還有一條尾寮古道,此古道中間被產業道路分割,區分為南段、北段,北段古道出口也是接到阿柔洋產業道路,只是比南邦寮古道更接近深坑。
古道相關網站:http://www.yougoipay.com/kenny/w526/index.htm
來到這裡,我已經開始對環境感到陌生了,心想今天不是要來二格山嗎,登山口在哪?問了廟裡的廟公,他也不太清楚,還好有其他好心的遊客告訴我,原來我已經錯過了原本的登山口,不過沒關係,登山的路徑有好幾條,剛好這附近就有一條,位置剛好在猴山岳登山口的對面,只怪我當時只注意猴山岳步道,沒注意到對面還有一條小路。因當時天候下雨濕冷,故暫時棲身於廟內補充食糧,廟公很客氣的端出茶水,請我們這群素未蒙面的遊客喝茶,一杯熱茶下肚,溫暖上心頭,來到山上就是交個緣分吧!休息過後與大家道別,隻身趕往登山口,在入口處巧遇另一對正準備要爬猴山岳的夫妻,再次向他們確認路徑,此時才發覺這裡應該是猴山岳稜線縱走二格山的必經之路吧!
由登山口泥土路徑進入,剛開始路面十分平坦好走,約3分鐘後遇第一個岔路,循路標往二格山方向,約5分鐘後遇第二個路口,取左往上走(指標為往筆架山),走沒幾步,出現階梯,接著看見繩索,花十幾分鐘奮力的爬上爬下之後,終於接到由草湳上來的山徑(就是我找不到登山口的那一條),不一會,「綠豆棚」就到了。綠豆棚是遊客們取的名字,因為這裡賣得最響亮的當屬綠豆湯,其他還有加了青菜的泡麵等等,夏天有冷飲。這棚子記得我小時候就有印象了,經營這棚子的老夫妻,至今燒水加熱用的材料還是傳統的乾樹枝,一點都沒變。不過聽說最近較少上來了,包括今天也不例外,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綠豆湯還得碰運氣吶。不過山上的人總是熱情,有位陳大哥在棚內泡茶請大家喝,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到這裡,總會被他親切的吆喝著,一群遊客來到這,也開始分發糖果零食,親切的程度好像是久未碰面的老朋友,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吃東西,一壺茶沒喝完陳大哥還不肯放我走,盛情難卻的情況下還是陪到最後,真是一群熱情的朋友啊。
時間已經來到中午,還是上山要緊。由這裡循小路上去,不久接上另一條「很人工化」的石階步道,只是這步道的間隔設計並不理想,不太好走。沿著階梯上去不久遇稜線岔路,左往觀景平台,右往二格山,先去觀景平台看一下,不過雲霧之中看不到什麼景緻。過觀景平台下去還有另一條路,依方向應該是通往北宜公路的吧?回頭返回岔路上山,走沒幾步路就登頂,山頂不知何時也造了一個景觀平台,雖然仍被雲霧籠罩著,不過此時雨勢已漸漸歇停,天氣逐漸轉好。在這裡遇見幾位年輕朋友,這年頭在山上遇到的年輕朋友真是越來越少了,閒聊了幾句之後,先去拍三角點,回頭再與那幾位年輕人一同下山。順著那條很人工化的石階,來到底下產業道路的登山口,這條產業道路是從北宜公路栳寮那裡上來的。路的一旁擺飾著各色杜鵑,告訴我們春天的氣息,幾株不畏風雨堅持到底的櫻花,彷彿是展現最終完美的演出,還有滿地落櫻繽紛的景致,恰似鋪上了一層火紅的地毯,在山上只要用點心,處處是驚喜。由產業道路的盡頭,我們一行人回到綠豆棚,這下換他們生火煮麵,看他們準備的食材頗為豐富,包括蛋和青菜,還有其他一堆零食,他們果然是來野餐的。他們還請我喝了一碗熱湯,在冷冷的氣溫下這感覺滋味很棒,因為我已經準備了八寶粥,不好意思再要太多,不過還是分到了香甜的烤地瓜,來到這裡最大的收穫,大概是感受那濃濃的人情味吧!下山往草湳的方向前進,走起路來頗為輕鬆,也許是沿途不再有繩索,也許是今天心情特別好,能夠在這裡遇到幾位愛爬山也愛分享的朋友是一種福分。回到山下的登山口,想起早上曾路過這裡,當時也有注意到這個路口,只因為沒有指標註明前往何處,所以不敢貿然前行,加上以前都是由石碇方向出發走筆架連峰下來,並沒有特別記住這山下的路口,也難怪沒印象了。雖然早上走了些冤枉路,不過也因此發現了另一條由猴山岳上二格的路徑,山上的路就是這樣,你可以選擇輕鬆好走的路徑,也可以選擇富有挑戰性的路徑,每一次探索未知的路徑,心中總會有些矛盾,一來怕迷路找不到方向,一來探險好奇的心卻不斷的驅使著我。山路雖然蜿蜒,但總會有終點,一如人生的方向,雖然路上岔路分歧,指引不同的方向,但也許只是多繞了一趟遠路,終點還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沿途景觀、遇到的人肯定不一樣,也許每個人對路徑的選擇有不同看法吧?下回,我還會選擇回到山上吧?因為總有許多東西可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