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雪

光陰如梭,轉眼間春天的氣息襲捲了五月山林,

潔白的花朵,迫不及待的想要搶佔枝葉上每一處有利的位置,

只為五月裡的油桐添上一身輕柔的白紗,為大地作嫁。

當春天的微風緩緩撥弄著樹梢,讓沙沙的聲響,隨著風一起歌唱,

雪白的花朵啊,你也不甘寂寞的跑來參一腳,

灑下片片白白朵朵,奔向春風的懷抱,

只為大地編織了一場繽紛的五月雪。

只可惜你不是芒花的種子,無法飄洋過海,

只能隨著輕風落下,依偎在母親身旁,

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雪亮的地毯,

讓美麗無限延伸。

平溪的五月雪正緩緩的飄流著,雖不若其他地方大雪恣意紛飛,不過倒也像是羞澀般純潔的少女,輕輕地落下那片片柔白的雪花,我有緣在這個月內第二次來到這裡,也算是慶幸。今天的行程,是要探訪平溪三尖之二–【薯榔尖及石筍尖】,登山難易指數★★☆☆☆。這是我首次跟隨此次主辦的登山團體。今天的人數陣容龐大,約三十餘人,大概是因為行程免費完全自理,所以吸引了不少和我一樣首次參加的夥伴。

上午8點在木柵集合後,搭乘820開往平溪的16號台北客運,一夥人將平時載客量稀少的班車擠爆到不行,由木柵到平溪要三段票共45元車資,如果是搭乘捷運來的朋友,建議可以先刷悠遊卡,才有一段票的折扣唷!隨著班車緩緩啟動,將我們帶離那吵雜的水泥叢林,來到有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那才是我所嚮往的田地,心情不由得舒暢了起來。在一坑口下車時,司機先生不時對我們這群境外飛來的候鳥,頻頻微笑致意,相信有他的祝福會讓今天的行程更順利,果然今天早上原本灰濛濛的天氣,此時也漸漸撥雲見日,露出陽光燦爛的微笑,讓我對今天的行程更有信心。

根據資料薯榔尖有兩條較為人知的登山步道,其中由一坑口出發的路線較為原始,也頗富野趣,上山的路徑似乎是一路向上攀蜒,還好因為人多走走停停,整個隊伍速度並不算快,有的是機會跟前後的山友聊天,雖是第一次碰面,不過樂山的朋友,總有彼此共同的話題。山徑兩旁有許多不知名的植物,等待有緣人相識,隊伍裡頭有一位荒野保護協會的大姊,不時在一旁講解,讓最近開始有興趣研究植物的我受益良多,只不過後來竟然忘了留下彼此聯絡方式,實在有些可惜,畢竟在偶然的際遇裡認識到貴人,是一種福氣,我竟如此不懂珍惜。

終於花費一小時左右順利登上薯榔尖(標高622M),山頂視野雖部分受雜草影響,但大致仍可環看群山,也見著那一粒粒黏貼在山巒下的樓房,可惜手上並沒有空照圖,不然應該會對這裡地貌了解更多。接著我們往二坑口的方向下山,這裡石階步道看似高級,但顯得過度人工修築,無法融入山林的懷抱,感覺總是有些乏味,部分石階設計也不太理想,頂著大太陽加上無遮蔽,若不是要走石筍尖,我倒是蠻想原路走回去。

下來之後與菁桐古道相接,想起去年10月曾路過這裡,接著過小橋來到石筍尖登山口,我們在此先行用餐休息,此時不知是哪位大哥把西瓜背了上來,當場切開與大家分享,真是佩服這位大哥如此用心,雖然只是萍水相逢,但仍是滿心感謝。乾糧果腹後延著筆直的石階步道開始前進,聽說光是這兩尖附近的石階,就花費掉5000萬工程代價,雖不知數據是否真實,不過一條再好的步道,如果沒有遊客捧場,也是沒有意義,所以還是需要我們去給它踩一踩,以免生了青苔。石階步道的盡頭開始恢復為陡峭的登山小徑,沿途設有簡易繩索,攀爬時記得手腳並用,莫約半小時就可登上石筍尖,山頂視野遼闊無遮蔽,可遙望慈母峰、峰頭尖一帶,這裡的山頭枝枝豎立,造型奇特稜角有形,平溪美景盡收眼底。比較特別的是山頂有一座石椅,山友們喜歡稱它為龍椅,體態輕盈的朋友坐起來會比較舒適。當我坐在石椅上,俯瞰著遼闊之大地,山川景緻在眼前展開,心中竟是如此怡然平靜,帝力與我何有哉!

下山由往三坑山‧汐平古道的岔路下山,這裡路徑還算不錯,兩旁的樹蔭讓我們曬不到什麼太陽,也有繩索可供支撐,輕鬆下山遇水泥路面,路旁有一座古老土地公廟,由外牆石砌及表面斑痕,可判斷出時間應該久遠,後人貼心地在上面加蓋鐵皮,以免古廟遭受雨水侵蝕,希望能夠長久保存,畢竟像這樣古色古香兼淳樸的小廟正日漸消逝中,需要世人加以保存。慢慢往山下移動,溪谷漸漸開闊讓視野更廣了,巧遇2隻藍鵲在樹林間嬉戲,紅嘴黑頭身披藍色衣衫,加上那隻比身體長且黑白相間的尾巴,似乎已成為牠的正字標誌,這年頭遇到他們的機會好像越來越多了,應該值得慶幸吧!小路盡頭遇平溪鐵路,穿越鐵路左轉往平溪方向,步行到此行程也接近尾聲,不過時間尚早感覺意猶未竟,所以另有打算,和新認識的夥伴們吃了期待已久的豆花後告別,接著走向今天第二個行程–東勢格越嶺古道,會來這裡是因為上一次由平溪中央尖下來後,剛好就是接這條古道,不過當時並不清楚這條路徑為何?後來是看了前輩在網路上刊登的資料,才知道這是一條早期東勢格與平溪居民往來相通的古道,古道起點可由平溪國中附近往孝子山群峰之停車場或平溪國中對面(106縣道61公里處)石階步道上山,接上步道後,前半段古道是沿著舊運煤軌道而行,路面經過整修並鋪滿碎石子,坡度平緩且平坦好走,加上兩旁綠意盎然,走來格外舒服。因為這一段沿著瓜寮坑溪而行,所以也有人稱它為瓜寮坑溪步道。路途上有些許油桐落花,恰似為步道鋪上白色地毯,途中遇到一些迎面而來的遊客,應該是稍早在這附近爬山的吧?這裡的山頭可多著呢,而且彼此路徑互相牽連,想走完全程恐怕非一日可及。此次重返感覺這裡路標變多了,還豎立了詳盡的步道路線圖供遊客參考,可見地方對這裡發展的用心。不久見右邊岔路向下探去直達溪底,有一處攔砂壩,潭水碧綠清澈,魚兒悠遊其中,不時看到苦花在水中閃閃發亮,心想閒暇時很適合來此觀魚,然後什麼事情都不做,只是靜靜享受這山林間的靜謐。休息片刻告別水潭,返回步道繼續前進,見到左邊一條向上岔路,那是上次由中央尖下來的登山口,步道再過去的就是未知的旅程,跟著地圖摸索前進,看到早期礦坑遺址,包括舊石牆、廢棄房舍、礦坑口,礦坑口前面還擺了幾張長椅,而坑道裡頭則是積滿了水,不時還聽得到湧泉流動的聲音,在寂靜的空間裡,感覺頗為詭異。礦坑口附近還有一條向上石階,上面佈滿青苔,應該很久沒人走了,不知通往何處?另外還有一座獨木橋橫跨於溪流,看來表面滑溜頗為驚險,應該不會有人願意過橋。還好還有一座堅固的水泥橋帶我過溪,接著步道轉為上坡,不一會聽到水流聲,是一條潺潺而流的小溪,小溪兩岸各有一座土地公廟遙遙相望,土地公廟如同之前所遇見的一般淳樸,在這麼近的距離同時有兩座土地公廟畢竟不多,相信神明的庇祐是先民們所仰賴的生活支柱。土地公廟再過去盡是原始小徑,附近竹林鬱綠青翠,幽然古道氣息不斷,本來還想獨自悠游於這片無人打擾的密境,不過眼看時間已晚,太陽逐漸西沈,我還得趕班車,只好暫時告別,期待有緣再來一探究竟。回程趕路,只花了二十分鐘就回到106縣道,等待公車的空檔,將相機裡的照片逐一點閱,如同是一篇篇精采的手札,在回憶的過程中總會讓人覺得富有,人生何嘗不是?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6 Sun 2007 08:17
  • 思念

思念像一陣風 掃過我孤寂的心

穿越腦門星空 將思緒帶向遙遠

 

思念像一幅畫 躲藏著深邃的夢境

任憑隨手塗鴉 掩不住內心的秘密

 

思念有如藤蔓 每當夜深人靜時

它總會悄悄蔓延 佔據每顆軟弱的心

 

噢!

思念到底是什麼

是酸甜苦辣的滋味

是生命中的調味劑

 

今夜

藉由對一個人的思念

感覺彼此的距離好近

但影像卻是如此模糊

似乎時空的距離

正考驗我的意志

 

我願

帶著那顆坎坷不安的心

羽化成為一隻飛鳥

緩緩飛向天空

飛向你的世界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澄的灣流 緩緩有如明鏡

倒映山林容顏 蜿蜒無限美麗  

汩汩的溪流 跳躍頑石之間

激起粒粒晶瑩 灑遍夢幻幽谷

這條白綠相間的溪流

時而柔順 時而狂怒

彷彿是山谷中的巨莽

悠遊於群山萬壑之間

孕育無限繽紛之生命

牠的壯闊來自於自信

牠雖偉大卻從不驕傲

牠有一個特別的名字 等你前來認識…

 

今天,趁著假日天氣不錯,去山裡走走吧!沿著北42道路往北勢溪上游走去,沐浴於自然山水懷抱,聆聽著悅耳鳥囀之音,是一種自得的享受,也是一種解脫,人類原本應該屬於自然的一部份,不是嗎?在這裡有許多蜿蜒的河道,與碧綠的深潭,沿途有不少營地,如虎寮潭、粗石斛、黑龍潭、三水潭、灣潭溪附近皆是,不過因北勢溪位於翡翠水庫上游水源保護區,且目前雙溪鄉公所將鄉內所有溪流列為護溪保育河川,禁止捕捉魚蝦,希望遊客來到這裡,除了欣賞大自然給予的禮物,也別忘了老話一句:「除了美景,什麼都不取;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為台灣的自然環境永續經營盡一份責任。

 

另外這裡還有數條古道,如闊瀨古道、灣潭古道、北勢溪古道、胡桶古道,有興趣的朋友不彷走走。

關於古道資訊可參考網址:http://www.tonyhuang.idv.tw/

闊瀨古道(0315篇)、灣潭古道(0177篇)、北勢溪古道(0277篇)、胡桶古道 0134篇)

補充說明:

北勢溪,是新店溪兩大支流之一,主流發源於雙溪鄉的竿蓁坑(雪山山脈北端西麓),海拔高度約600公尺;沿途流經雙溪、坪林、石碇等地,而在新店龜山附近與新店溪另一支流南勢溪匯合。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

五分山位於平溪鄉新寮村與瑞芳鎮之間,海拔高度七五七公尺,設有二等、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座,為平溪鄉境內第二高山(第一高山為伏獅山,海拔794M)。五分山步道總長3.2公里,路程約二小時,全程以花崗石材舖設,沿途景色秀麗,群山環伺,時而雲霧飄緲,令人恍如置身仙境;秋天時節菅芒花盛,每當白浪飄曳時,又是另一番景象。步道難易指數★☆☆☆☆

另五分山頂設有「中央氣象局五分山氣象雷達站」一座,有公路可達,附近視野遼闊,可遠眺瑞芳鎮與基隆港,在晴朗的夜空下也是觀測星象的絕佳地點。此氣象雷達站是為彌補花蓮、高雄兩氣象雷達因受中央山脈阻擋及地球曲度影響,在台灣北部海面、陸上所形成的偵測空隙而建立,能適時提供對北部氣候及颱風動態第一手資料。

 

第一次對五分山的認識來自於朋友部落格裡的照片,嚮往它是因為對這座山有好感。趁著一個沒有雨的假日,帶著一顆飛揚的心去吧!由石碇交流道下106縣道,路過菁桐時順便拜訪這熟悉的車站,同行的夥伴也可以順便小試一下新買的單眼相機。今天來到這裡的遊客頗多,還有一群愛好攝影的團體,帶著心愛的相機與我們不期而遇,在這裡可供拍照的題材可多了,有過去的坑道、礦工聚落、懷舊車站、菁桐老街、附近的山中景緻、溪水、飛鳥、昆蟲植物等等,端看每個人欣賞的角度為何?接著繼續出發,經平溪十分車站,依循「台灣煤礦博物館」的指標,來到最後的售票處,登山口由博物館後方的石階上去,沿著潺潺溪水,經過造型優美的拱橋,橋下溪水壺穴地形十分明顯,是基隆河上游地區重要的地質特色。

這裡的林相是屬於低海拔的闊葉林帶,分布著楠木、樟科植物以及常見的筆筒樹,步道在闊葉林的包覆下,顯得綠意盎然,途中經過一座毀損的小橋,及幾處稍微受損的路面,受損的階梯主要是因為步道較兩側低,每當下雨時就在步道旁匯集了一條水道,長期經過沖刷後將地基掏空,上面的石階也就跟著走樣了,其實只要回填流失的土壤,並在旁邊加蓋水溝,讓雨水自然宣洩,我想就不會有問題了。沿著像硬漢領般的石階熱身一陣子之後,不知不覺來到嶺頭福德宮,福德宮小巧玲瓏,為難得一見的古廟,純樸之中帶著古色古香,據一旁的石碑記載,此廟歷史約200年,是十分寮地區第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土地公廟,此步道早年為十分寮地區居民往返基隆暖暖、瑞芳的要道,所以這座福德廟在此長年庇祐往來的行旅也顯得格外重要,雖然外表並不顯眼,但意義重大。過福德廟約幾步路,見步道左邊有兩條岔路,左上為往頂子寮山頂(約3分鐘),左下為往暖暖的山徑,取左上不一會就抵達山頂,標高550M,山頂有無列名基石一顆。

返回步道,接下來就是視野迥然不同的稜線步道,原本的闊葉林已由芒草取代,走在稜線上幾無遮蔽,展望十分良好。奔走一段上坡路後,忽見右前方遠處有一座涼亭及白色氣象雷達球,此時心中甚為興奮,感覺就快到了,在信心的加持下,步伐更為輕盈,不久抵達瞭望亭。此亭大概是五分山中最佳賞景之處,環繞視野幾乎是360度,而圓形的氣象雷達球彷彿就在旁邊不遠的山頭。休息過後繼續沿著步道前進,不久見右側有一登頂小徑,依循小徑進入芒草叢及與人同高的包籜矢竹,基本上我所認為非常難纏的山徑,第一是深入芒草堆,第二就是濃密的箭竹林,不過還好此路徑並不長,不一會就看到基石了,這裡分別有兩顆基點,分別是2等及3等三角點各一座,附近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瓢蟲到處飛舞,而諾大的白色圓形球就在旁邊清晰可見,不過山頂四周的芒草和包籜矢竹實在太高了,視線並不佳。由山徑接回步道改往另外一邊下山,可接到五分山公路,此公路是由106縣道74.6K處分岔上來的,據說沿途風景不錯,可遠眺基隆及瑞芳周邊景緻,甚至海上的基隆嶼。

回程依循上午的來時路,不過這時山頭起風了,在瞭望亭呼嘯的強風助長下,景象更顯得蕭瑟,原本還期待能夠在那裡等待夕陽日落,看來已不太可能,抱著一份不捨下山,不過老天爺似乎也在跟我開玩笑,回程還沒走到福德廟,太陽突然開始露臉了,風也暫時歇停了,不過在其他因素的考量下,還是決定下山。返回煤礦博物館停車場時,忽見一隻台灣藍鵲由樹林中竄起而飛,可能是我們嚇到他了,不過我認為這是好彩頭,果然隨後在106縣道上,夕陽落日絢爛般的笑容不時出現,甚至還爬上了五分山頂,在雷達站旁對我微笑,趕緊請夥伴靠邊停車,抓起相機拍下歷史鏡頭,雖然畫面裡多了幾條電線攪局,但我已心滿意足,畢竟生活中並非每件事都能稱心如意,我們只能在不完美的環境下懂得學習包容,並盡力完成它,也唯有這樣才能凡事泰然處之吧。

噢,美麗的五分山,當秋天芒花遍野時,我還會回來看你的。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7 Sat 2007 11:47
  • 揚帆

今天是4月7日,也是一位朋友即將離開台灣,遠赴英國求學的日子。在此之前,我寫下一首詩送給她,並祝福她,希望她在這段遙遠的旅程中,尋找到那屬於她夢想中的園地。

 

揚帆

冉冉東昇的太陽 在海面上掀起片片金黃

孤獨的小船 勇敢的揚起帆

踏著浪 航向遙遠的地平線

帶著夢想的喜悅 將憂愁留在岸上

如同翱翔天地的海鷗 展翅高飛

看似飛向遙不可及 其實離天空更近了

去吧!

揚起帆的船

舵是你唯一可以掌控的

信心是你唯一可以帶走的

不要帶著牽掛

遠方的地平線上 還有追逐的夢想

只要你相信

岸上的人 永遠會為你張開雙臂

迎接你的歸來

不囉唆 帶著風的祝福

勇敢的向前吧!

                        阿強

                        3/18/2007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泰安,一個讓人馬上聯想到溫泉的鄉鎮,位於苗栗縣東南方,東依大霸尖山與新竹縣相連,南以大雪山與台中縣為界;西與大湖鄉、卓蘭鎮為鄰;北接獅潭鄉、南庄鄉,總面積614.5127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三分之一,人口約5600人,其中三分之二為泰雅族群。今天來到這裡,除了泡泡溫泉之外,還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攀登泰安水雲三星(註一)之首–虎山。虎山又名虎子山、虎頭山,標高1492公尺,山頂立有三等三角點一座,因形如臥虎而聞名,山勢險峻,屬於裸巖峭壁,由於遠古造山運動所致,山稜斷裂形成狹谷,地形惡劣,攀登難易指數 ★★★☆☆

(註一):水雲三星分別指「虎子山(虎)1492M」、「上島山(鳳)1437M」、「橫龍山(龍)1318M

早上坐上夥伴的車由台北出發,一路上高速公路走走停停,看看時間,8點不到就開始塞車了,只能怪天氣太好,讓悶壞許久的都市人趕緊往外跑。好不容易下了苗栗交流道,接上72快速道路,抵台3線右轉往汶水,在7-11便利商店門口遇大批重機騎士正在休息,沒多久又見另外十幾輛重機呼嘯而過,今天這條路上可真是熱鬧啊!循著7-11對面苗56號道路抵達泰安,將車輛停妥在警光山莊下方的泰安溫泉停車場,整裝出發時已過了10點。今天來到這裡算是有點晚了,雖說路程正常來回約5小時,但那也是在體能狀況極佳的時候才辦得到吧?此時停車場週邊正在整建,我猜以後這裡可能會設立一座遊客中心。其實由這裡就可以見到虎山的身影,觀其外觀果然如資料所言山勢險峻,有點挑戰性。不過抱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也就泰然處之了。

剛開始順著小石子路面行走,有著滿月園步道的影子,途中經過攔沙壩,見壩水清澈,汩汩而流,壩頂成潭沁人心脾,看了真是舒服。小石子路盡頭是水雲吊橋,橫跨於汶水溪,由橋上看溪底明顯經過整治,這年頭台灣不管是大大小小的溪流,都看得到人為整治過後的痕跡,台灣的土地廣泛分佈於崇高峻嶺之中,每年颱風或豪雨季節,都會對河川附近的居民造成生命財產威脅,所以整治河川似乎已成為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只不過若不持續加強上游河川地的水土保持,任由人為開墾破壞林相,我想再多的工程也是徒勞無功的。而且整治過後的河川,地貌及環境都會改變,是否會影響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也是值得深思的。過了吊橋遇木棧階梯向上,這段規劃好的路線主要是方便遊客前往水雲瀑布,對於要爬虎山的我們只是路程中的一小段,不過的確幫我們省卻了一些時間。不久遇到岔路口,依指標取左往虎山方向,開始進入原始林區,這裡分佈著廣泛的櫸木林(註二),櫸木質地堅硬,也是製造槍托的好材料,聽說日據時代日本人對這地區的戰略物資十分重視。沿著緩緩而上的山徑,四周幾乎被櫸木所包圍著,心想如果深秋來到這,這裡櫸葉變色的盛況應該不輸給北插天山吧? 另外這裡的藤類也很發達,沿途看到許多藤類植物攀附在樹枝上,甚至早已錯綜複雜連成一片,不少藤枝都比我的手臂來得粗大,而且韌性十足,令人嘆為觀止。而地上不時有血藤落花,不過大部分都開在上頭很高的地方,不易觀察,只能從落花的分佈判斷應該為數不少。除此之外,山徑兩旁長滿了一種葉面紫紅色條紋的小草,經過朋友協助得知是「紫背鴨跖草(註三),這種小草在這裡隨處可見,遠看就好像是鋪上了一層紫色地毯

(註二):櫸木,榆科,木材質地堅硬強韌,鉋光後有油腊感覺,像塗過雞油似,故稱俗稱「雞油」,木質堅硬帶韌性,可做農具、牛車輪等多種用途,木材耐水泡不易龜裂,所以常做成木碗、茶盤等多與水份接觸的日常用具。參考網站:

http://www.yaps.ttct.edu.tw/plant/gi%20tree.htm

(註三):紫背鴨跖草,屬於外來種,鴨跖草科,原產地墨西哥,莖呈蔓性,能匍匐地面生長,莖節易發根。葉長卵形,互生,葉端尖,葉面平滑銀灰色,有金屬般光澤,中肋,葉緣、葉背為紫紅色,成株開紫紅色花。資料來源:http://www.inmjh.kh.edu.tw/04schoolsight/inmplant/Plant/051-060/060.htm

中午經過一處水量枯竭的溪谷地,我們在此休息一番,聽說接下來就是好漢坡了。果然前方的路才剛開始就轉為陡上,接著繩索也出現了,這條好漢坡似乎比加里山來得長遠,果然是磨練人類心智的好地方,還好夥伴們並不打算在這裡趕時間,所以走來還算勝任。就在與好漢坡搏鬥之時,突然出現兩隻不知名的巨蜂也來參一角,稱他們為「巨蜂」並不為過,體型有如虎頭蜂般大小,腰圍比我的拇指還粗,全身為褐色,最明顯的特徵是尾端底部呈現鮮黃色的圓圈,拍動翅膀的聲音如同轟炸機般隆隆作響,令人頭皮發麻,趕緊觀察動靜後低身迅速離開,心想時序已經進入春天,接下來遇到毒蜂的機會將會大增,還是小心一點,不可掉以輕心。另外這裡的鳥類頗為豐富,在樹林中不時聽到鳥囀的聲音,還有牠們在枝葉間穿梭的身影,根據資料這裡有數種鳥類,包括綠繡眼、白耳畫眉、冠羽畫眉、台灣噪眉、五色鳥、台灣紫嘯鶇等等,同時我們還看見一隻大鵰在上頭高處盤旋,不時發出嘹喨的叫聲。接著我們在永無止息的坡路上走走停停,原本以為只要上了稜線就會輕鬆,可是稜線似乎離我們還很遙遠。終於在下午2點半抵達稜線三岔路口,其實來到這裡,離山頂也不遠了,這裡有路標,分別是左往虎山3分鐘,右往加里山、橫龍山,其中順著這條稜線走到橫龍山至少要350分鐘,這恐怕是健腳的勇者才有辦法吧?不然就得先夜宿紮營了。在緩緩的稜線上踩著輕鬆的步伐,不一會三角點就出現在眼前,山頭南方有良好的視野,可遙望對面的上島山(鳥嘴山)。在這裡巧遇三位山友在此休息,因為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半途折返的遊客,原本我還以為今天只有我們四位登頂,原來還有他們相伴,突然感覺並不孤單。我們就在這裡一邊享用期盼已久的午餐,一邊欣賞對面山稜的壯闊,眼看時間已經不早,在萬般不捨下匆匆下山。下山途中,突然聽到路旁發出幾聲宏亮且奇特的叫聲,正當覺得奇怪時,前面帶頭的領隊大哥說那是山羌(註四),聽到這樣的消息讓我十分欣喜,想不到在這裡居然有山羌出沒,雖然我們望著樹林端詳許久,並未見其蹤影,但我相信牠仍在附近徘徊,這真是這趟旅程中最難得的經驗。回程半路上因同伴腳傷,我們只好再放慢速度,希望天黑不要太早,好險回到吊橋時天色雖然昏暗,但還能依稀辨識,並不需要使用頭燈,而且還蠻幸運的拍下吊橋與虎山的合照喔!

(註四):山羌體型比較小,身長不到一公尺,雄羌與雌羌最大的不同在於:雄羌有短角,雌羌僅具骨質隆起。牠們會以靈活矯健的身手躲避來敵,全身主色與環境相似,有利自衛。但山羌額內緣至角基內側各有一黑色條紋,及其白色的腹部,皆可成為辨識的依據。山羌在台灣山區分布範圍廣闊,由低海拔到三千公尺高山均可見。但以闊葉林及水源處最常發現。

參考網站:http://w3.loxa.edu.tw/s915221/5.htm

http://wwwdb.tesri.gov.tw/content/animal/ani_mamal_03.asp

回程經過虎山溫泉,大夥在這裡泡澡用餐,感覺真是人生一大享受,這裡的泉質不錯,弱鹼性無色無味,泡了之後皮膚覺得滑滑的,令人身舒體暢,也難怪日據時期這附近就設有招待所。用餐畢,天空也開始下起大雨,感謝老天爺眷顧,沒讓我們在上山途中遇到雨水,不然在這條土質鬆軟又崎嶇的山徑上,肯定會吃到不少苦頭。夜晚在空曠的高速公路上奔馳,看著前方雷電交加、大雨磅礡而下,體會到大自然無情反撲的力量,同時也讓我想起一位朋友今天剛好去宜蘭松蘿湖,不知情況如何?不免擔心起來,還好事後聯繫一切平安,出門在外還是要多注意安全啊。今年秋天,我想還會再回來看看這片山林,同時等待山羌的出現,實在令人期待。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二格山又名石尖山,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台北縣石碇鄉、深坑鄉三區交界處。山頂有兩座尖峰,一在石碇鄉內;一在木柵境內,為二格山系之最高峰 ,海拔六百七十八公尺,山頂設有三等三角點一座,視野展望良好,有時可見翡翠水庫。二格山系是台北盆地東南方著名的稜線,其中包括山友們所熟知的筆架連峰。除此之外,此稜線地理位置十分顯要,東北過烏塗溪,可接皇帝殿稜線。向南一側為北勢溪,為翡翠水庫集水區。向西延伸稜線下四面頭山,續接新店方向的銀河洞。北坡經草湳,可通到台北市木柵貓空地區。登山難易指數★☆☆☆☆。

難得放假日,卻是碰到一臉陰沉沉的壞天氣,原本要去平溪探路的行程取消了,看著灰矇矇的天空,心情也跟著憂鬱了起來。還是決定背起了行囊,找個地方放逐自己吧!抱著訪友的心情,來到好久不見的二格山。開車由指南路三段往貓空的方向,天空開始下起了雨來,點點雨珠在玻璃車窗上跳躍著,讓原本寂寞的雨刷終於耐不住性子,伴著輕快的節奏,興奮的揮舞著。遠方山頭在霧雨中更顯朦朧,有如羞澀般的少女,在山嵐間隙間遮遮掩掩,似乎勾引我去一窺究竟…。途中接上草湳產業道路,抵達大榕樹下將車停妥,原本還可以再開上去一段路,不過看來今天行駛這裡的車輛不多,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倒想多花點時間漫步在雨中,享受一個人的獨白。

在產業道路上緩緩前進,除了絲絲細雨聲之外,還伴隨著樹叢中不知名鳥兒起起落落的叫聲,也許是今天打擾的人少,歌唱的聲音特別嘹喨,明顯感受到鳥兒們愉快的心情。途中遇到一棵開滿粉紅桃花的桃樹,不管遠看近看都很漂亮,眼前這花雨繽紛的美景不禁讓人佇足許久。接著沿著道路蜿蜒而上,不知走了多久,經過猴山岳登山口來到一間廟,此廟門前寫著「天南宮」,主要奉祀三太子,廟前有很大的廣場,若不是今天下雨,這裡的展望應該不差。由這裡開始的公路稱為「阿柔洋產業道路」,續行可至深坑老街,為何稱為「阿柔洋」?我想是因為天南宮後方所依靠的山頭,剛好就是阿柔洋山(標高約535M)的關係吧。在天南宮我還發現了兩條古道,一條位於廟的正對面,為南邦寮古道入口,可接回阿柔洋產業道路出深坑。另外距離南邦寮古道入口不到100公尺的地方,還有一條尾寮古道,此古道中間被產業道路分割,區分為南段、北段,北段古道出口也是接到阿柔洋產業道路,只是比南邦寮古道更接近深坑。

古道相關網站:http://www.yougoipay.com/kenny/w526/index.htm

來到這裡,我已經開始對環境感到陌生了,心想今天不是要來二格山嗎,登山口在哪?問了廟裡的廟公,他也不太清楚,還好有其他好心的遊客告訴我,原來我已經錯過了原本的登山口,不過沒關係,登山的路徑有好幾條,剛好這附近就有一條,位置剛好在猴山岳登山口的對面,只怪我當時只注意猴山岳步道,沒注意到對面還有一條小路。因當時天候下雨濕冷,故暫時棲身於廟內補充食糧,廟公很客氣的端出茶水,請我們這群素未蒙面的遊客喝茶,一杯熱茶下肚,溫暖上心頭,來到山上就是交個緣分吧!休息過後與大家道別,隻身趕往登山口,在入口處巧遇另一對正準備要爬猴山岳的夫妻,再次向他們確認路徑,此時才發覺這裡應該是猴山岳稜線縱走二格山的必經之路吧!

由登山口泥土路徑進入,剛開始路面十分平坦好走,約3分鐘後遇第一個岔路,循路標往二格山方向,約5分鐘後遇第二個路口,取左往上走(指標為往筆架山),走沒幾步,出現階梯,接著看見繩索,花十幾分鐘奮力的爬上爬下之後,終於接到由草湳上來的山徑(就是我找不到登山口的那一條),不一會,「綠豆棚」就到了。綠豆棚是遊客們取的名字,因為這裡賣得最響亮的當屬綠豆湯,其他還有加了青菜的泡麵等等,夏天有冷飲。這棚子記得我小時候就有印象了,經營這棚子的老夫妻,至今燒水加熱用的材料還是傳統的乾樹枝,一點都沒變。不過聽說最近較少上來了,包括今天也不例外,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綠豆湯還得碰運氣吶。不過山上的人總是熱情,有位陳大哥在棚內泡茶請大家喝,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到這裡,總會被他親切的吆喝著,一群遊客來到這,也開始分發糖果零食,親切的程度好像是久未碰面的老朋友,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吃東西,一壺茶沒喝完陳大哥還不肯放我走,盛情難卻的情況下還是陪到最後,真是一群熱情的朋友啊。

時間已經來到中午,還是上山要緊。由這裡循小路上去,不久接上另一條「很人工化」的石階步道,只是這步道的間隔設計並不理想,不太好走。沿著階梯上去不久遇稜線岔路,左往觀景平台,右往二格山,先去觀景平台看一下,不過雲霧之中看不到什麼景緻。過觀景平台下去還有另一條路,依方向應該是通往北宜公路的吧?回頭返回岔路上山,走沒幾步路就登頂,山頂不知何時也造了一個景觀平台,雖然仍被雲霧籠罩著,不過此時雨勢已漸漸歇停,天氣逐漸轉好。在這裡遇見幾位年輕朋友,這年頭在山上遇到的年輕朋友真是越來越少了,閒聊了幾句之後,先去拍三角點,回頭再與那幾位年輕人一同下山。順著那條很人工化的石階,來到底下產業道路的登山口,這條產業道路是從北宜公路栳寮那裡上來的。路的一旁擺飾著各色杜鵑,告訴我們春天的氣息,幾株不畏風雨堅持到底的櫻花,彷彿是展現最終完美的演出,還有滿地落櫻繽紛的景致,恰似鋪上了一層火紅的地毯,在山上只要用點心,處處是驚喜。由產業道路的盡頭,我們一行人回到綠豆棚,這下換他們生火煮麵,看他們準備的食材頗為豐富,包括蛋和青菜,還有其他一堆零食,他們果然是來野餐的。他們還請我喝了一碗熱湯,在冷冷的氣溫下這感覺滋味很棒,因為我已經準備了八寶粥,不好意思再要太多,不過還是分到了香甜的烤地瓜,來到這裡最大的收穫,大概是感受那濃濃的人情味吧!下山往草湳的方向前進,走起路來頗為輕鬆,也許是沿途不再有繩索,也許是今天心情特別好,能夠在這裡遇到幾位愛爬山也愛分享的朋友是一種福分。回到山下的登山口,想起早上曾路過這裡,當時也有注意到這個路口,只因為沒有指標註明前往何處,所以不敢貿然前行,加上以前都是由石碇方向出發走筆架連峰下來,並沒有特別記住這山下的路口,也難怪沒印象了。雖然早上走了些冤枉路,不過也因此發現了另一條由猴山岳上二格的路徑,山上的路就是這樣,你可以選擇輕鬆好走的路徑,也可以選擇富有挑戰性的路徑,每一次探索未知的路徑,心中總會有些矛盾,一來怕迷路找不到方向,一來探險好奇的心卻不斷的驅使著我。山路雖然蜿蜒,但總會有終點,一如人生的方向,雖然路上岔路分歧,指引不同的方向,但也許只是多繞了一趟遠路,終點還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沿途景觀、遇到的人肯定不一樣,也許每個人對路徑的選擇有不同看法吧?下回,我還會選擇回到山上吧?因為總有許多東西可寫。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業周刊1008期專題「大建設 大崩壞」讀後心得感想–

昨天讀了本週最新一期商業周刊,標題的幾個大字「大建設 大崩壞」馬上吸引我的注意,看完這篇專題報導之後讓我感觸很深,所以將這篇報導的重點及個人觀感寫了下來,無非是希望與更多朋友一起分享。

一、蘇花高興建的衝擊:

本文一開始引用阿列克斯‧科爾所作一書「犬與鬼–現代日本的墮落」為開場,本書作者認為「建設中毒症」,是日本形成泡沫經濟的原因,包含對大型工程的依賴、過度不必要的建設、嚴重的環境破壞、國家深陷債務危機…這不正是我們的影子嗎?根據報導預估總工程高達930億元,分7年完工的蘇花高速公路目前已箭在弦上,只等4月份環保署「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註)公佈結果,如果過關?將確定開始興建。但對於環境的衝擊大家真的了解嗎?文章中舉例了幾處蘇花高所經過的敏感區域:

A.     蘇澳地下水管制區–工程會造成水資源的流失,影響蘇澳冷泉的源頭。

B.     工程難度高且危險–蘇花高共規劃11條隧道,通過11條已知斷層,還有無數地質破裂帶,在地震及風災頻繁的區域內施工,可能會造成災難及難以預估的成本損失。

C.     無法增價觀光附加價值–27.8k蘇花海岸自然保護區清水斷崖段,是蘇花公路最美的路段,但高速公路在這裡幾乎是在隧道內穿過,嚴重影響旅遊品質,無法提昇觀光附加收益。

D.     28.2k對觀音海岸野生動物棲地的影響–隨著工程持續的開挖,人為的侵擾及噪音會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

E.      46.4k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衝擊–規劃中的高架橋將直接穿越國家公園大門立霧溪口,勢必破壞自然景觀,影響重要的觀光資源及優勢地形。

F.      56.2k七星潭海岸風景特定區–蘇花高將穿越於此,眾所皆知除了嚴重影響自然景觀,地理上的阻隔,也讓野生動物行動受阻,不利生態發展。

G.     58.7k崇德遺址–本遺址文化遺物豐富,是很重要的「聚落類型」,也是探討台灣南島民族發源的重要依據,目前蘇花高共穿越8個文獻記載的考古遺址,開挖工程將會威脅這些遺址。

H.     三棧溪水源污染管制區的衝擊–施工期間會經過許多大小溪流,土壤侵蝕及亂倒土方的風險,會影響溪流的清澈,進而影響水中生物的棲息。

另外長達7年的工程期間,超大量的運輸卡車及工程車輛,將會癱瘓現有的道路並影響路基安全,增加行車的風險。而且離譜的是蘇花高效益評估竟一夕之間由負轉正,「益本比」經由不同單位評估的結果,可以從原本陪錢的0.7轉變為盈餘的2.5,突顯成本估算的缺失,不禁令人懷疑是否又是個「賠錢貨」?而所需資金來源78%是由「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所提供,另22%由政府撥款補助,不過這個當初為了保障國道建設財源穩定,不讓國道高速公路興建費用受到其他財政支出排擠而設立的基金,歷經興建二高後續工程、北宜高之後,目前債務已達一千九百多億元,政府以債養債的方式,將會排擠其他費用支出,並拖垮財政。

 

【註】蘇花高最早出現於民國79年交通部推動環島高速公路網時所提出,並於89年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91年行政院同意辦理興建計劃,並開始對外招標,不過92年底因輿論反對聲浪太大,故行政院宣佈暫緩興建。93年環評委員要求交通部做「政策環評」。95年交通部完成「政策環評」,並在環保署環評大會上過關,原已暫停的蘇花高環評實質審查再度啟動。蘇花高的環評審查雖早已於89224日通過,但時間超過3年,加上路線有所變更,故依環評法規定招開「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暨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報告審查會議,藉以評估原計劃是否會對環境帶來新衝擊,此審查將是蘇花高興建最後一道法定程序。

 

二、真的要建蘇花高嗎?

民國948月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東台灣領航計劃」,作為蘇花高替代方案,初估經費566億元,比蘇花高少364億元。這項計劃包括聯外交通與區域內交通(含台東)、都市更新、農業轉型、軟體五管齊下改善,用生態環境帶動經濟,並非速食式發展。(後來此方案更名為「東部永續發展計劃」,但至今尚未有預算編列)。這個方案不單是聯外交通的改善,更是全面性的永續發展,例如方案中投資367億元讓台鐵增購傾斜式列車及電氣化改善工程,就能縮短台北到花蓮行車時間為110分鐘,比蘇花高所預估的90分鐘車程,只慢了20分鐘,但改善的地方並不僅只到花蓮而已,還包括花蓮到台東、台東到潮州、潮州到屏東的聯外道路,是全面性的提昇…而且鐵道運輸除了便宜,安全、載客量大,污染後遺症少也是重點,所以商周在這裡所下的結論是:「多花全體納稅人563億元,換得台北到花蓮快20分鐘的便利」。其實花東的發展,並不是單靠花大錢蓋高速公路,快速把人潮帶進來就能解決的,它還需要軟體配套措施,需要靠本身的優勢去發輝更大的附加價值,尤其它的特色不在「快速」而在「慢活」,樸實自然的生態環境及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才是最吸引人的,在軟體方面下工夫,讓遊客願意待在這裡,如同本文中嚴長壽先生所說:「要一千萬人來只玩兩天,還是五百萬人來玩五天?」順著世界潮流,發展綠色工業,例如開發環鎮小火車、自行車步道,仿效美國舊金山的輕軌電車,無污染既方便又環保,更重要的是只需花小錢就能達到宣傳的效果。另外便捷的鐵路交通網路,搭配規劃好的環鎮觀光路線,人們也不用再大老遠開車過來,對花東地區造成衝擊。

 

三、結語:

蘇花高930億元的經費可以讓政府補助全國中小學繳不起營養午餐的孩子一百年,若只算花東地區,更可補助一千一百年。這個大計劃有著過多的橋樑和隧道,穿越危險而脆弱的地質及地震帶,還有每年山崩豪雨的考驗,除了預估興建的費用的龐大,後續維護公路的花費應該也不低,除此之外若加上意外導致工程延宕,那總經費將不只是這個數目,算是一筆蠻高風險的投資。另一方面興建蘇花高除了可能會影響29種保育類動物之外,也可能引發更多的生態浩劫,因為過去經驗告訴我們,人為的工程,總是以自身的利益及方便性為優先,最後才會關心到自然生態環境部分,如同本文中交通部國工局對於保育方式,僅說會以「隧道方式舖設,工程設計導入生態工法」模糊帶過。不過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在於當政府主導花了這麼大一筆錢,真蓋了這麼一條高速公路,對我們是否有益?對花東的發展是正面還負面?如同來自台東原住民部落的歌手胡德夫所說,擔心蘇花高沿線成為地皮炒家的樂園,「有一天,花東人會買不起花東的土地;蘇花高沿線經過六個族群,有一天,我們會找不到自己的家門。」我們需要的是「資源永續」,而不是「工程永續」,如何讓花東地區資源永續經營,提昇人民生活品質,應該是比建一條昂貴的高速公路來得迫切吧?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1008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在鹿場一個晚上好好的休息,第二天起了個大早,梳洗用餐的同時,也不忘多欣賞這部落的一景一物,民宿老闆娘說得沒錯,這裡的櫻花、桃花都已接近尾聲,再晚一點來就看不到了。此時見太陽尚在山稜的後方,但對面的山頭已迫不及待的迎接陽光,裸露的岩壁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耀眼奪目,閃閃發亮。接著出發往加里山登山口,原本的道路在經過「一葉蘭農場」後被封住了,取而代之的是右方一條新開的道路,坡度還蠻陡的,非得將排檔降至一檔方能上山,緩緩上升一段陡坡之後,發現有個停車場可供遊客停車(每車酌收100元),下車後依循指標,走了一段高低起伏的產業道路,即可到達加里山登山口。

從登山口進入,就是不見天日的森林,步道旁一根根的水管,是我們對登山口最深的記憶,接著遇到第一條岔路,直行往哈堪尼山,右下方往加里山,因為我們要下切風美溪谷,所以必須向下走。不久看到1號救援樁的位置,這救援樁苗栗山難救援協會所設立的標誌,其目的是讓受困者可以回報受困的位置,以利救難人員快速的進行搜救。大約過了十幾分鐘,可聽到溪水潺潺的聲音,清澈的風美溪就在眼前展開,這裡在夏天可是戲水消暑的聖地。靠著簡便的獨木橋過溪,我們馬上看到新舖設的木棧梯,這裡的步道去年有做過整修,包含興建木棧梯取代過去較為難走的路面,所以到目前為止都還算不錯。沿途我們幾乎在高大的柳杉林中穿梭,這裡為數龐大的柳杉林頗為壯觀,不知在這塊土地上生長了多少年,每顆樹都是如此獨立挺拔,彷彿爭先恐後搶著要和天空握手,在這裡唯有長得越高,才能機會吸收到更多的陽光,我想這是他們的求生本能吧?而在森林下方除了部分耐陰濕的蕨類植物跟底層的腐生菌類之外,大概其他植物都長不起來,這座森林因為只有單一樹種,缺少了物種多樣性,所以反而會覺得太安靜了…。途中遇舊運木鐵軌的遺跡,以前這裡是伐木聖地,鐵道由大坪開上來,橫跨到哈堪尼山稜線,原始的檜木林在這裡早已不復存在,只能憑空想像,當森林資源耗盡時,只剩下斑斑鐵道無聲的怨恨,為歷史留下見證。

經過3號救援樁後不久,來到俗稱休息站的鐵皮屋,屋子裡擺了張竹床,上面一半屋頂不見了,因為在樹林裡,所以勉強還能夠遮風擋雨。休息片刻後繼續向前,順著數字排列的救援樁,來到7號救援樁附近,發現林像改變了,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針闊葉混合林,植物較為豐富,也較有野生動物的食物來源。接著經過8號救援樁,這是步道上較為寬闊平緩的地方,也是我打算登頂後煮食的地方。不久又遇叉路,往右為紅毛山、大坪部落,往左則為加里山,取左繼續前行至9號,至此之前路徑大致好走,之後路徑卻如同變臉般轉為陡上,沿途盡是亂石與樹根錯落,不時還需要靠繩索及樹枝攀爬,仍有夥伴看見繩索興奮不已,樂在其中。終於費了番努力,在1120左右抵達山頂,想想我們在山上恐怕走了3個多小時,山頂上的雲霧都飄上來了,又跟上次來一樣,茫茫一片完全看不到景色,實在辜負了這座擁有1等三角點的加里山。不過登頂的葡萄柚還是有的,神奇的葡萄柚只要拿到山上享用,吃過的人絕對贊不絕口,這也許是苦盡甘來的滋味吧?

山頂風大無景,拍照留戀後匆匆下山,回到8號救援樁後開始煮食麵條,此時天空突然變暗許多,一度擔心會下雨,還好只是虛驚一場。早上見許多山友不斷上山,今天這裡可算是熱門,不過下次來還真的要提早出發,最好早上700以前抵達登山口,才不致掃興,也可避免下雨的機會。

下山的時間總是比較快的,大約1個多小時之後,我們回到風美溪谷,在此休息一番,看見清澈的溪水中,除了小魚悠游其中,還有不少蝌蚪伏在溪底岩石上,彼此嬉戲著,期待這些蝌蚪能在沒有人為污染的環境中快快長大。剛才說過路上只要看到長長的水管,就知道離登山口不遠了,走出登山口,想聯絡民宿老闆娘先幫我們燒洗澡的熱水,因為這裡還是用傳統燒材的方式,所以熱水準備時間會比較久。可惜訊號斷斷續續,好不容易在一葉蘭農場附近,收到穩定訊號,與民宿取得聯繫後,終於可以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將一身的疲憊完全洗去。不過聽說民宿老闆娘昨晚生病,半夜送到山下急診,難怪一早沒看到她。記得前一晚聽她說過,因為這幾天客人很多,所以一直忙不過來,她的胃也因此痛了好幾天,應該是緊張疲累造成胃痛吧?山上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事,連生病看醫生也事件麻煩事,所以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先照顧好。

晚餐我們選在南庄用餐,之後一路奔回台北,今天農曆初七,本來以為高速公路會大塞車,沒想到卻暢快無比,從頭份交流道上去回台北,不過一個半小時不到。這一次的南庄行,讓我收穫頗多,除了感謝遊客服務中心的陳媽媽,提供豐富的旅遊諮詢,另外民宿老闆娘也提供了當地相關訊息給我,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鹿場這裡的山很美,但她卻認為「鹿湖」那邊的山更棒,只是外地人很少知道,不過那裡多為獵徑,森林較為原始,千萬不可貿然上山,還是要聘請當地嚮導帶路才安全,期待下次有機會能夠一窺密境。(全文終)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春節假期難得有9天連假,所以為自己安排了一些活動,往年中南部不免會塞車,而各遊樂區景點更是塞爆了人潮,所以還是挑一些北部較鮮為人知的景點比較好。記得上個月電視節目曾介紹過「鹿場部落」還有「加里山」,讓我印象深刻,回想起2年前曾造訪過加里山,所以對它並不陌生,而鹿場部落,當時只是匆匆而過,對它印象並不多,透過電視節目對該部落深刻的介紹,也讓我有所嚮往。於是趕緊將節目裡民宿的資料再翻出來,打了通電話過去,一問之下大喜,還好過年期間還有空房,而且費用還蠻便宜的,於是開始到處招兵買馬,規劃行程,終於在農曆年前將此行程順利定案。

本次行程原本規劃先到南庄休息,再轉往向天湖、鹿場部落,下午走風美瀑布等景點。不過在南庄遊客服務中心遇到熱心的陳媽媽,本來只想請她為我們做簡介,結果卻與我們越聊越起勁,足足聊了一個小時,把她對這片土地豐富的閱歷全掏出來與我們分享,不由得欽佩這位大姊,願意在這裡不辭辛勞為遊客們服務,經由大姊的解說,讓我受益良多,真的很感激。在大姊的介紹下,我們轉往從來都不知道的「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蓬萊溪位於中港溪上游,是苗栗縣政府所規劃的第一條封溪保育河川,區域內有許多台灣原生魚類,如苦花、石賓魚等,園區沿著溪谷興建步道,多以架高棧道、竹橋,搭配原始石階而成,且盡量保持自然景觀為主。沿著步道可見潭水清澈,魚群悠遊其中,數量之多,令人目不暇給。聽說這裡的植物及鳥類生態同樣豐富,不過沿途介紹當地生態的看板較少,如果能像宜蘭松蘿步道一樣,設立較多樣性的生態簡介,相信寓教娛樂的功能應該會更好

離開蓬萊溪往「苗21」線前進,不久在大馬路旁邊看到一座長長的吊橋,原來是「東河吊橋」到了,東河吊橋橫跨於東河溪,可是這兒著名的景點,橋上遊人頗多,不過走在橋上仍感覺相當安全,走過吊橋回頭才發現橋頭對面,有一塊大布幕,上面繪有東河村附近景點及當地民宿資料,心想如果把民宿的聯絡電話也順便放上去,也許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洽詢,因為這裡的景點實在太多了,一天之內實在無法能夠盡興。離開吊橋繼續趕路,不久看到一條岔路向右下切,那是往向天湖的主要道路,也是原住民夏賽族矮靈祭的主要祭點。來到向天湖,馬上被這裡的景緻所吸引,山的容顏倒映在清清的湖面,宛如是一面鏡子,悠悠湖水受山風輕輕的吹撫,揚起了淡淡漣漪。湖的一旁是夏賽族民俗文物館,裡頭展示了許多夏賽族文化及祭典史料,可惜裡面是不能拍照的,在文物館的另一邊有大片空地,是當時祭典的主要場地,想想去年矮靈祭時,應該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吧?夏賽族矮靈祭又稱「巴斯答隘」,舉辦時間約在農曆的十月,每兩年舉辦一次小祭,每十年舉辦一次大祭,矮靈祭是賽夏族流傳已久的原始祭典,保存了與原住民傳統祈福及追思的儀式,也是他們的文化的精隨。我總覺得祭典對原住民而言,是與祖靈及大地交會的時刻,應該是神聖嚴肅且不可侵犯的,每當我們去參加他們祭典的時候,是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呢?如果只是抱持著好玩、有趣,那跟看一場熱鬧的嘉年華,好像沒有什麼不一樣?來到這裡,如果能夠以一顆學習的心,深入了解當地民族的文化,也許能夠透過觀摩,發現更多樣性的啟發。當然透過祭典,能夠傳承原住民文化,讓更多的年輕族人認識自己的根,並感到一份驕傲,這才是延續的希望。如何透過祭典教化人心,永續傳承,而不淪為商業活動的模式,我想也是值得許多方向去思考的。

趁著太陽下山前道別向天湖,繼續趕往鹿場方向,途中經過石壁、石門等地,後來看了資料,我們中間還錯過了許多景點,如石壁吊橋步道、石門峽谷、神仙谷…,當時只希望趕在天黑前抵達,所以時間真的不夠用啊!以前記得在鹿場前方幾公里的地方,有段路很難走,因為當時溪水氾濫,正在進行整治工程,加上土石完全淹沒路面,小轎車行進其中彷彿是在掙扎,這一次同樣地點卻改了觀,因為前方道路突然封閉,倒是開了便橋穿越溪水,接到對岸的替代道路,正在狐疑為何改道時,赫然發現原苗21縣道上方有大片土石崩落,已成為光禿峭壁,而坍方的落石將原本下方的道路完全掩蓋,看了真是怵目驚心。後來抵達鹿場詢問民宿老闆娘,才知去年道路才完工不久,就遇到突如其來的山崩,由於天氣不錯,連當地居民都覺得錯愕,可能的說法是因為山崩前幾天一直下雨,後來天氣突然轉晴,山壁吸收了過多水份,又突然經過烈日曝曬,在熱漲冷縮的效應下,造成土石結構鬆動而崩落,還好事發當時是在夜晚,當時並無車輛行駛該處,並未釀成更嚴重的災害。在老闆娘的介紹下,我們在當地餐廳用餐,今天正好是餐廳老闆小兒子生日,原本要早點回家幫兒子慶生,見到我們來,還是留下來為我們做了幾道菜,實在有些不好意思。當地的蔬菜真是可口,高麗菜炒得清脆香甜,一點也不輸梨山來的。還有一種當地的花菜,表面有如層層金字塔,與平常看到的花椰菜不太一樣,老闆娘說只有這個時期有,所以推薦給我們試試,點了以後發現口感與平地花椰菜並無二樣,不過造型倒是十分奇特。另外還有小米飯也是一大特色,小米與白飯按12比例下去煮,QQ的口感很有黏性,我想在平地也可能不太容易吃得到吧?用過晚飯後到部落附近走走,就在陸家派出所附近,看到一大片草地,還有兩間古老的房舍佇立在那兒,馬上想起電視上有過介紹,那裡以前日據時期是一所小學,後來光復後不知經過多久才廢校,也曾經荒廢過一陣子,最近幾年居民將這裡規劃為獵人學校,用以教導部落族人繼續傳承文化及工藝,我想原住民朋友也漸漸感受到文化傳承的隱憂,所以這幾年類似的學習場所越來越多,也是一件好事。今晚,在滿天星斗的陪伴下,相信明天會是個好天氣,實在令人期待 (待續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