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旅行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漂泊的心 恢復了平靜,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月是高山花卉不甘寂寞的季節,玉山杜鵑和法國菊總會不約而同在此時開懷綻放,久違的高山頻頻向我招手,似乎再不上山我就成了懶骨頭。挑來挑去選定這次行程,一來時間允許,二來對於鹿林山嚮往已久,「鹿林山自然公園」是玉山國家公園所規劃的旅遊生態景點,位於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範圍涵蓋新中橫石山服務站到塔塔加遊客中心沿線,以及鹿林山周邊山地。喜歡它是因為這裡坡度平緩,稜線上視野遼闊,可眺望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甚至中央山脈,刊物上的介紹總會提及此地壯闊的山岳景觀、深邃的溪流谷地、變幻無常的雲霧飄邈、日出夕照以及蘊藏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它的迷人似乎更勝於玉山前峰。而行程第二站「玉山前峰」是為彌補上一次登玉山的遺珠之憾,原以為前峰只是主峰前的小插曲,實際攀爬後才知這是對沒作功課的人應有的懲罰,辛苦程度介於志佳陽山與北插天山之間,從登山口起算短短800公尺距離卻上升400公尺,加上有如土石流的碎石坡路,似乎考驗著大夥的意志力,心想好險上次玉山回程沒有「順道」來這裡,不然可就慘了。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加里山柳杉林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荏苒如巨人的腳步不斷邁進,驀然回首卻盼不到昨日繁華,記憶早已化為輕煙,消失在庸庸碌碌的俗塵往事裡。游絲般的氣息不斷呼喊,看似落寞與惆悵,掩沒內心深處澎湃的熱情,遠超過想像。我有如無根蓬草,在虛無的空間中隨波逐流,不知何時才能抵達彼岸,當跨年煙火的絢麗不再感動,亂無章法的思緒難以理出,遠走天崖的放肆急劇升溫。於是我選擇拒絕受到羈絆及冗贅的文明,再次回到我所熟悉的山林,尋找最原始的自我,祈求心靈上的安定與解脫,迎接2010年黎明曙光,我選擇這樣的開始。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山毛櫸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 無聲無息 悄悄撫過大地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y2:雲稜山莊(11.7K)→審馬陣山登山口(15.8K)→審馬陣山(標高3141M)→審馬陣山&山屋叉路口(16.4K)→審馬陣山屋(午餐)→南湖北山登山口→南湖北山(標高3536M)→南湖北山登山口→五岩峰(五岩峰最高點–南湖北峰,標高3580M,18.2K)→南湖山屋(南湖下圈谷)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磺嘴山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南鞍古道桐花盛景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山在說話…

  山對誰說話…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水田部落(又名「飛鼠部落」),座落於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泰雅族語「Slaq」原指「泉源之地」,因這裡位於油羅溪上游河谷,日治時期依Slaq音譯為「水田」,部落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在水田部落後方,有一處封存已久的聖地,一個不為人知的檜木群,正悄悄被世人所知,「北得拉曼」是其中四棵巨木的統稱。曾經這裡遭到山老鼠的窺視而讓部落居民不惜封山抗議,而今在政府與居民聯手守護下得以安身立命,並藉由登山步道的日趨完善讓遊客得以親近,希望在大地的庇祐下能夠繼續茁壯,讓後世子孫得以仰望神木的威嚴,傾聽台灣這塊土地最原始的呼喚。

登山難易指數★★★☆☆

台北→芎林交流道→內彎→尖石→水田部落(120縣道35.4k左轉新樂大橋)→田中站右轉上山(竹58鄉道1.1k處右轉水田林道支線)→水泥路盡頭停車→步行水田林道支線3公里→登山口

一早出發至水田部落已是9:30,途中誤闖薰衣草森林,抵達部落後也錯過水田林道支線的起點,還好及時發現趕緊回頭,雖然做過功課但實際路況操演仍免不了生疏,只能說這地方實在太陌生了。沿著蜿蜒山路經過雜貨店後,道路明顯變窄轉差,為避免重蹈95年前往新竹養老(霞喀羅古道西段起點)的慘況發生,我決定將車退回水泥道路盡頭,以免底盤發出土石蹂躪的哀嚎。

水田林道支線最後3公里起始點(低底盤房車需小心行駛)

徒步走在鬆軟的泥土路上,兩旁盡是蒼鬱林木,主要有柳杉、台灣梢楠、桂竹及其他低中海拔樹種混雜其中,遊走這片森林,除了偶爾駛過的車輛外,其餘出奇的安靜,寂靜的森林是因為我們錯過晨曦中最精采的大合唱而生悶氣嗎?還是森林的精靈知道我們要來,故意製造寧靜的空間好讓我們放慢腳步傾聽自己聲音?雖然森林是安靜地,但林間仍有光影變化,當陽光隨著喜好切割出黑白分明的對比,森林彷彿是自然魔法師巧手下的圖畫,線條如此鮮活如此美妙,是陰影創作者的極致表現;眺望遠方一偶,多樣性植物構成濃淡不一的綠色區塊,像拼圖般緊密而貼實在緩緩起伏的山巒,每座山依不同的區域方位,呈現不一樣的色澤,端看植物適合擺在何種位置來決定,也因為如此,自然才會呈現多變的樣貌。這原本是造物者的工作,不過現在人類搶過來做,「人造林」開始出現在字典裡,單一純林快速取代了自然演化的原始森林,這是千百年來大自然字典裡不曾發生過的事。

陽光隨著喜好切割出黑白分明的對比竟是如此鮮活美妙.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猶記得前年10月登溪洲山時,在山上遇到一位大哥向我們推薦「打鐵寮古道」,可惜之後一直無緣探訪,今日農曆初三趁著陽光露臉,趕緊安排此一行程,藉以舒緩身心活絡筋骨,也多認識一下慈湖的地理環境。

登山難易指數:打鐵寮古道★☆☆☆☆;白石山★★☆☆☆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鳶嘴山」,標高2180M,座落於台中縣和平鄉,是小雪山南南東稜線延伸下來的一座山頭,山頂巨石崢嶸,遠觀如朝向天際的鳶嘴,故名鳶嘴山,此地素有中部皇帝殿之稱。2007年曾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途中經過,當時已久仰大名,今日登門拜訪適逢晴天,也算是幸運,期待有所收穫。

登山難易指數★★★★☆

由稍來山拍攝鳶嘴山照片(2007年2月

開車由台北直奔東勢,循東坑街抵達大棟派出所(15K),辦好入山證後續行至27K橫嶺山隧道,出隧道口發現已經車輛爆滿,好不容易將車靠邊停妥,稍事休息後於上午10:45整裝出發。這裡約有三條主要登山路徑,分別是隧道口旁第一登山口,27.05K公廁旁第二登山口,再來是27.3K第三登山口,之前做功課得知第二登山口路徑較為輕鬆,此時見一對夫婦帶著2名小男童前來詢問路況,原本以為會跟我們這群肉腳一同上山,結果孩子們不約而同想從第一登山口出發,他們勇於挑戰的體力實在令人佩服。

鳶嘴山第二登山口

由第二登山口沿之字形階梯爬坡,沿途皆都有綠蔭遮蔽,約15分鐘抵達稜線岔路,有指標左往隧道口右往鳶嘴,心想那對帶小孩的夫妻應該會從左邊過來。接下來的路徑是柔軟的松針鋪路,平緩的感覺令人舒服,可惜並沒有維持太久。逐漸爬坡抵達景觀平台,晴空萬里的好天氣讓這裡視野一覽無遺,大夥拿起相機狂拍,只要天氣好怎麼拍都棒。

稜線岔路指標

景觀平台旁玉山假沙梨果實鮮紅令人垂涎欲滴

碩壯的二葉松是這裡的強勢物種

離開景觀平台繼續前行,路徑開始不安起來,岩層漸露嶮巇,路況崎嶇險峻,有時需攀附在岩壁巇隙裡,有時環抱絕壁如壁虎般行走,每一步路總要小心謹慎,膽大心細,手腳協調才能化險為夷。其實回頭想想倒沒那麼可怕,這裡的岩石地表質地粗糙不易滑動,加上途中廣設繩索確保安全,只要克服人心怯懦,跟著前人走過的步伐痕跡,應可順利抵達山頂。只不過少有人經歷過佇立危崖的感覺,當自己身體只能倚靠巉巖山壁,腳踏路徑僅容腳掌寬度,而另一邊卻是萬丈深淵之時,這樣的攀岩體驗似乎比石碇皇帝殿更為精采刺激。

登頂之路有如飛簷走壁

連後面小女孩也爬上來,實在太佩服了

原本以為這是大人才玩得起的路線,想不到後面不少男孩女孩也在家長陪伴下跟上來了,包括早上那對夫妻和兩位念小學的孩童,孩子們的膽大心細實在令人刮目相看。登上鳶嘴山環顧四周蒼翠山林,遠方雲霧翻騰而至,好一幅氣象萬千的場景,開闊視野不在話下,彷彿天地之間任我逍遙與之共舞,在此休息放縱自己於山林野地,等待接下來更刺激的考驗。

同舟共患難的同伴笑一個吧!

鳶嘴山(標高2180M)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想的確如此,要下山的人多了,下山之路卻險且遙。不一會大夥就塞住了,定神一看,原來前方是落差約兩層樓的垂直陡降,還好一旁有位經驗豐富的山友指導,讓我順利下來了。危機尚未解除,下山之路又是一道一道的關卡,緊繃的神經已經讓人無法分心欣賞四周美景,除了擔心自己,也擔心同伴的安危。還記得本人國小時爬三峽五寮尖,光滑潮濕的窄稜上沒有任何繩索,沒有適合自己可以踩踏的地方,看著前面的人趴在稜線上爬行,兩旁卻是沒有樹木阻擋的深淵絕壁,那種恐懼感似乎又回來了,只不過現在爬山的經驗比以前成熟許多。好不容易同伴們都順利過關,其他的大人小孩也順利下來了,感謝老天讓今天來此體驗的遊客都能平安,相信對於來過此地的夥伴也是難得的體驗,實在不好意思才剛跨年就讓夥伴受驚嚇啊。

稜線上台灣杜鵑蒴果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蘭陽平原與台北縣相鄰的地方有著一片層疊交錯的山脈,這其中包括五座名山,分別鶯仔嶺山、三角崙山、烘爐地山、大礁溪山和阿玉山,登山界的朋友習慣稱之為「蘭陽五岳」。其中三角崙山我想應該是首次探訪五岳最容易上手的,除了交通較為便利之外,途中的「聖母山莊國家步道」規劃完善,已適合一般大眾人士健行,今日趁宜蘭天氣不錯,帶2位朋友來此活動筋骨,順便見識礁溪的好山好水。

聖母登山步道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考量到今日山上下雨機率頗高,所以挑上這條大眾化又兼具特色的坪頂古圳來做為開場。感謝好友世豐今日抽空出來並提供交通工具,讓我免去交通上的等候。探訪坪頂古圳路徑可由台北市士林平菁街95巷進入,或至善路三段370巷進入,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選擇公車303號或小19號在平等國小下車循平菁街95巷進入,或者搭乘小18號公車在聖人橋登山口終點下車,步行10分鐘抵達至善路三段370巷29號民宅旁登山口。這條步道已重新翻新整理,即使下雨天也不會泥濘,唯一缺憾是過度人工美化後失去原本懷古先民的情懷,只有古樸小橋和三條古圳依然堅守崗位,為先民屯墾的辛勞留下歷史見證。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5 Fri 2008 01:28
  • 秋芒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燕子口是中橫公路上最精華的地方

那麼錐麓斷崖就是精華中最不可缺的部分

當人們驚艷於燕子口那鬼斧神工般的絕崖峭壁

殊不知對岸古道上那千巖萬壑的震撼更是一絕

直到今天  我的心靈仍隨著那峻偉的山崖澎湃不已

奇險哉  錐麓古道

提起錐麓古道,讓我憶起家父十多年前曾帶著家住花蓮的叔叔一同探訪,當時的古道尚未整修且處處斷恒殘壁,稱得上是驚心動魄。後來在中視「台灣古道誌節目,透過畫面清楚見識到古道上斷崖幽谷的巍峨氣勢,更令人產生敬畏之心。這條古道在日治時期是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橫切過太魯閣峽谷慈母橋經九曲洞至燕子口路段上方之錐麓大斷崖,其高度約在海拔750公尺至780公尺之間,最高點落於780公尺的錐麓大斷崖,距離底下立霧溪谷約落差500公尺,由此向下俯瞰太魯閣峽谷不但壯觀而且驚險,也是合歡越嶺道上保存較完整的一段。當年日本人強徵太魯閣族人以人工開鑿的方式,在近乎垂直的峭壁懸崖上興建古道,不知留下多少原住民心酸血淚史。今日古道上所遺留下部落遺址、駐在所遺址、紀念碑、石刻觀音等都極具歷史價值,也難怪太魯閣國家公園會將這裡編列為區域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註),今日有緣趁著重新開放之際,趕來一探究竟,感受一下這條充滿傳奇的古道。

第一天來到天祥已是中午,於天主堂安頓好行李之後,驅車前往白楊步道一遊。記得這地方小時候來過,當年覺得步道長度很長,經過的山洞多達20幾個,是台電當年為了蓋水力發電廠而修築的聯外道路,後來因為水壩興建對景觀影響過大,遭專家學者強烈反對而放棄。現今的白楊步道因多年來路基及山洞不斷崩塌損毀,加上長期維護不易,路程已大為縮短一半,山洞也減少為9座,僅保留部分精華區。以當年人定勝天之姿強行興建之浩大工程,在時光歲月的流逝中也漸漸被大自然慢慢回收,畢竟在自然的力量下人類是渺小的,那原本不屬於人類佔有的地方就讓它回歸一切吧!

 

如天龍高掛天邊的白楊瀑布

白楊步道自然景觀美得難以抗拒

即使今日白楊步道可行走的距離已大為縮減,不過老天爺仍然眷顧這群喜愛大自然的人們,留下巉巖飛瀑、水濂洞等世界級景觀,來過一趟保證會有許多驚喜,期待更多有緣人前來領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自然之美。

山洞多是我對白楊步道的印象

步道上騎乘機車巡邏的清潔人員

傍晚回到天祥,大夥意猶未盡,趁著天色未暗先到附近祥德寺走走。站在普渡橋上遠眺對山最引人注目的建築就是「天峯塔」,此塔有一典故,話說當年開鑿中橫公路時屢遇困難,於是高僧廣興和尚慈發宏願結廬於山巔駐錫,祈福工程得以順利,後來中橫開通後人們為感念廣興和尚,於是在結廬原址上興建八角寶塔紀念。現今寶塔供奉地藏菩薩,有兩個迴旋梯可登上寶塔高處,站在塔頂俯瞰四周景緻秀麗,一旁大雄寶殿白色建築莊嚴典雅、氣宇非凡,門外廣場還有一尊巨大的地藏菩薩,高度約36公尺堪稱為世上最大的地藏菩薩。值得一提是當我接近地藏菩薩為其準備拍照時,一道彩虹突然乍現於菩薩面前,有如上個月去花蓮鯉魚潭,恰巧目睹天降隕石般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相信這是個好兆頭。

宏偉的祥德寺大雄寶殿

晚間住宿於天祥天主堂,裡頭房間簡潔舒適,價格也很便宜。這次多虧小黑大哥還有賴大哥為我們張羅伙食,還特地從南方澳帶來鮮魚煮成魚湯,讓這頓澎湃的晚餐得以完全感受到大哥們的照顧,今天雖是第一次見面,卻也不再陌生。晚餐期間接獲消息傳出有5名山友在錐麓古道上遭遇虎頭蜂襲擊,此時每人心中大感不妙,因為那裡正是明天預定的行程啊!風起雲湧、山雨欲來是我當時的心情寫照,畢竟曾被虎頭蜂吻過的經驗使我有些顧忌,不過突然想起今天的彩虹,是不是菩薩願意帶領我們渡過難關呢?既來之則安之,忐忑不安的心逐漸慢慢縮小,最後藏在腳底下不再出現。

經過一夜好眠,次日清晨的朦朧透露出乾淨的白光,山的輪廓更顯巍峨,感覺有一股神秘安定的力量,山嵐隨著輕風在山谷間的遊蕩,緩慢尋找回家的路,沒錯我們是在群山庇祐下的天祥,相信清晨的美景會讓今天更有活力。

山嵐輕輕飄蕩,慢慢尋找回家的路

用過早餐後搭車前往慈母橋登山口,登山口在涼亭後方,這裡設有國家公園「入園許可證收集箱」,尋找應該不難。由登山口沿著立霧溪支流「荖西溪」溯溪而行,透著潔白晶瑩的大理石岩層不時交錯於河床溪谷,清晰的褶皺紋理如彩繪般刻畫於岩石表面,直直斜斜與曲折的線條,也許是造物者刻意的時裝搭配,在碧綠溪流的陪襯下,構成一幅令人目不暇給的完美藝術。

大自然的藝術殿堂,瞧這位大哥拍得起勁

荖西溪畔透著潔白晶瑩的大理石

欣賞完溪谷後路徑開始轉而向上,由溯溪開始爬山,山路原始但大致還算好走,經過幾處高繞及崩塌地皆有繩索確保。途中會遇見古道上第一座山洞,這山洞洞口很大,甚至連中型巴士都可以進出,這麼寬敞的山洞出現在這有些意外,很難想像我們剛才走的還是狹小的山路,是否真的以前日治時期的古道寬度就是如此?還是這山洞是後來擴建的?心中不免充滿疑問。

古道上遇到第一座山洞,大到可以塞入中型巴士

接著我們走入山壁,視野豁然開朗,立霧溪峽谷那絕壑陡崖透露著肌理嶙峋的堅毅,而千仞絕壁下是那潺潺的溪流在兩壁夾縫中彷彿自在蜿蜒著,原來看似柔情的溪水就連剛毅冷肅的岩石也不得阻擋,大自然的奧妙就是如此。在這裡清楚看到古道是沿著幾近垂直的山壁硬鑿出一塊可供通行的空間,在當時是不可能使用電鑽這類機具,對於當年人工修築古道的艱辛由此可見,實在令人敬佩。

肌理嶙峋的陡崖

幾近垂直的山壁上開鑿出古道,實在令人敬佩

沿途較為危險的路段皆有繩索或木棧道

走了4.7k來到錐麓駐在所遺址,當年的建築物早已不復存在,僅留一塊空地可供山友休息。今天來的隊伍除了我們還有另外一隊山友,而且很湊巧他們跟領隊小黑大哥也熟識。這條古道目前實施總量管制,平常開放人數48人、例假日72人,要事先跟太管處申請核可才能進入,所以能夠在這裡遇到友人也算是機緣。

離開錐麓駐在所眼前出現一片山壁,山壁上有一條猶如細絲的橫切,那正是我們今天會經過的古道,不過在此之前還要先穿上雨衣,艷陽高照的大熱天為何要穿雨衣?相信會有人這麼問,當然是為了防範虎頭蜂的侵襲,因為已經有一兩隻警戒蜂出現,而且昨天出事的地點就是在5k附近,所以大家先把雨衣包得緊緊的,連手套毛巾都準備好了,希望趕快離開危險區域。

山壁上猶如細絲的古道

大熱天穿雨衣稱不上享受,但為了防範虎頭蜂也不得如此

由上往下望中橫公路上奔馳的汽車

接近7.7k斷崖駐在所前有一座日本人墳墓,當年「太魯閣事件」爆發後,日本人以優勢武力進入太魯閣地區,為控制原住民,在太魯閣地區共設立42處警察駐在所,並負責孩童教育工作,以達到長期撫育及監督的目的。不過因日本人對原住民施行高壓統治,所以與原住民不斷有零星衝突發生,也讓台灣多了許多日本冤魂,這座墓碑是最好證明。

日本人墓碑,上面日文刻痕仍清晰可辨

斷崖駐在所遺址,感覺腹地比錐麓駐在所還大

由斷崖駐在所到巴達剛駐在所這一段,錐麓古道最驚險壯闊的場景在此一覽無遺,垂直的下方是落差約500公尺的立霧溪及中橫公路,很難想像那是昨天行駛過的地方,今天卻站在它上方岩壁俯瞰中橫最精采的場景,望著對岸拔起擎天傲立之姿的巉巖,腳底下肅穆逼人的深淵幽谷,如此的瑰麗壯闊的氣度無法用相機或言語表達,只能親臨感受別無它法。

錐麓古道上驚險壯闊的場景

古道上著名的「鷹嘴」地形

站立於古道斷崖別有一番滋味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隔日一早前往「馬太鞍溼地」,這裡腹地廣大,較熱鬧的景點在「溼地生態館附近。裡頭原住民「巴拉告」(Palagaw)傳統生態捕魚方式蠻吸引人的,它是取用大自然資源搭建而成的三層式人工魚礁,最底下一層是用筆筒樹或中空竹子所組成,主要讓底棲性的魚類如鰻魚、鱔魚、土虱棲息。中間層是用九芎樹枝捆紮而成,適合給溪中的小魚、小蝦提供良好的躲藏空間,而且樹皮經過日曬會滋生藻類,正好也可以提供豐沛的食物來源。接著最上層覆蓋的是細竹或棕櫚葉,以長竹竿加以固定,避免水漲時被沖走,這裡的居住者多為大型魚類,如吳郭魚、石濱魚,除了文字解說及實體展示,這裡還有許多負責導覽的解說員,詼諧的口吻及豐富的內容,使遊客不至於空入寶山。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輕柔晨光透過車窗映入眼簾        彷彿對我微笑

青山綠野恆絕千里羅列兩旁        順勢為我開路

奔馳火車擺動身軀揮灑向前        期許與我飛翔

心靈喜悅感動無邊樂於心中        我在花東縱谷

 

禁不住友人邀約,事隔8個月後我又啟程來到花蓮,這個曾經熟悉又遺忘的地方,洄瀾景象依舊掛念。不同於去年,熱情的陽光不再羞澀,大大方方的灑落在俊美的大地上,也許是認同我們這群北部來的朋友吧?

 

Day 1

(夜)台北出發→國道5號→蘇澳→蘇花公路→花蓮→瑞穗

Day 2

(上午)掃叭石柱→北回歸線紀念碑(瑞穗鄉)→六十石山池上用餐

(下午)羅山瀑布→花東海岸(經玉長公路)→八仙洞→北回歸線紀念碑(豐濱鄉)→石梯坪→瑞穗(經瑞港公路)

Day 3

(上午)馬太鞍溼地→光復糖廠→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林田山豬腳用餐

(下午)花東海岸(經光豐公路)→芭崎瞭望台→牛山→鯉魚潭花火節→瑞穗

Day 4

(上午)立川魚場→東華大學→花蓮市用餐

(下午)太魯閣牌坊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清水斷崖(崇德步道海岸)→蘇澳慶功宴→台北

 

夜晚在月光的伴隨下一路東行,抵達瑞穗時已接近午夜2點,趕緊安置行李等待明日的行程,感謝世豐兄找到這麼舒適的民宿。我們此行的第一站為「掃叭石柱」(註一),石柱位於舞鶴台地上,相傳是古阿美族酋長居住之遺址,石柱共有兩根,各長575公分、339公分,重量約9.5噸及7.5噸,近看巍然聳立, 頗有氣勢。一旁大榕樹在此生氣蓬勃,搭配此景更是相得益彰。

掃叭石柱

緊接著來到距離掃叭石柱車程不過2分鐘的北回歸線紀念碑」(註二),這裡猶如一座知識殿堂,有各種天文、星座及農民曆節氣解說,紀念碑主體造型流暢頗具藝術氣息。

北回歸線紀念碑瑞穗鄉

續往南行經過玉里來到六十石山,這裡是花蓮兩大金針花產地之一(註三)此時正酣金針花開,翠綠的峰巒映襯黃澄澄的鮮豔花海,交織出一片美麗動人的景緻,這裡沒有樹木遮蔽視野頗佳,由高處遠眺群山縱谷心情頓時開朗。農忙時期的山上除了搶收金針的農人及幫傭之外,還有許多想與金針花海來場夏日懈詬的遊客。花季期間提醒您要趁早上山,以免塞車及日曬。還有這裡的炸金針也不錯吃喔。

六十石山金針花海

中午在「全美」池上便當店享用道地鐵路便當,回憶起當年在台東服役期間,每當北上列車緩緩駛進月台,那份熟悉的叫賣聲、期待的感覺彷彿歷歷在目。雖是同樣的便當,但物換星移,當年火車過往的心境已成追憶,徒留思念點滴在心頭。

全美池上便當

下午前往羅山瀑布,不知是路徑不熟還是路徑改變,在行人步道上繞了一圈只能觀望遠方瀑布,無法抵達瀑布下面。燥熱的空氣使我們不願久待,倒是附近泥火山有一片蓮池,蓮池雖無蓮花綻放,但翠綠的景緻令人舒爽,加上微風帶著水氣徐徐吹來,已不再那麼酷熱難受。這泥火山不大,有幾漥灰色泥池正不時冒泡,連同旁邊電線桿下方也被泥漿所覆蓋,可見範圍還會持續擴大。

滿池菱角翠綠的景緻(這裡的菱角絕對是有機的喔)

泥火山不時噴泥

離開羅山經玉長公路抵達東海岸,倚靠海灘觀海聽濤無非是一種享受,沙灘上一位父親帶著兩個孩子玩起沙灘車,看著三人玩得不亦樂乎,似乎覺得帶著孩子與大自然互動是最理想的方式。經過八仙洞因時間已晚,連遊客中心也關了門,所以直接跳過抵達豐濱海岸的北回歸線紀念碑,這也是今天所遇見的第二座紀念碑。紀念碑造型看似單調,不過夥伴們突發奇想,玩起手握紀念碑的另類拍照,製造了不少「笑」果。

花東海岸(沙灘上一位父親帶著兩個孩子玩起沙灘車)

北回歸線紀念碑(豐濱鄉)

石梯坪(註四)海岸景觀不容忽視,灰白奇岩、海蝕壺穴遍佈,在昏暗的天色下更增添一股神祕。在這裡擁有廣大的草原,多樣的濱海植物,還有不少藝術家喜愛創作於此。也許是這裡自由的風、浩瀚的海洋及變化多端的雲,讓這裡的靈感總是源源不絕。離開石梯坪經瑞港公路返回瑞穗,終於可以填飽飢腸轆轆的五臟廟,世豐介紹一家熱炒100店菜色不錯,老闆還不小心免費多送了一盤菜,倒是我們點的空心菜老是被遺忘,來到這裡放鬆心情,隨意就好。今夜在民宿好好休息,等待隔日的行程。

石梯坪海岸

海蝕壺穴

註一:掃叭石柱於1988年經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從遺址出土文物與石柱遺跡研判,該地應歸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卑南文化」,年代距今約三千年,為東台灣最巨大的石柱遺跡,目前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整理為石柱遺址公園。

註二:北回歸線是指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在氣候上歸類為熱帶與亞熱帶的分水嶺,台灣位處海島,又正好位於北回歸線上,所以擁有多樣性的氣候型態。目前台灣在北回歸線經過的路徑上立有3處紀念碑,分別為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花蓮縣豐濱鄉

註三:六十石山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東北側,早年因土地收成不錯,每甲地可出

台北的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